本文转自:人民网
特校的孩子很“特殊”。
他们有的无法领略七彩斑澜的世界,有的无法聆听跳动音符发出的美妙声音,有的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但他们并不孤独并不无助,因为有许多人在为他们默默付出自己的爱,为他们传授知识和生存的本领,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在这个“家”里,有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老肖”的人。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扎根特教事业22年,守护一批又一批的特殊儿童快乐成长。
肖芳指导教师手语训练。
其实“老肖”并不老,只是资历老!她就是年纳雍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肖芳。
自年分配到纳雍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年任校长至今,肖芳已结缘特教事业22个年头。
她回忆起一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充满感慨:“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生活有着太多的意想不到。”
意想不到特教事业的发展困难如此之多,意想不到柔弱的女同事们能与自己一起年复一年地选择坚持,意想不到进校时连话都说不清楚的部分学生有一天能够成为我的同事,意想不到默默无闻的自己有一天会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个平凡的女教师,将人生中最美好的20多年青春奉献给特殊教育,用行动向人们诠释着:向上向善的青春,没有什么不可能!
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爱,才能让教育成为艺术”。
特殊教育更是如此。
肖芳和她的同事们把这句话作为工作的信条,用爱心点燃残疾学生心中的火炬,为他们托起人生的太阳。
培智学生小玉刚患有遗尿症,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全家靠父亲打零工为生。
肖芳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为他洗衣晒被的工作,一干就是4年多。
后来,小玉刚就直接喊肖芳做“妈妈”。
一个冬天的晚上,肖芳值班。
她像往常一样检查学生床铺。
当她伸手去摸小玉刚同学的被子是否保暖时,发现他满屁股都是尿渍和大便,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肖芳一一清理后,为其换上干净床单,又打来热水帮他擦洗身子。
看着肖芳,不苟言笑的小玉刚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作为校长,肖芳不仅关心学生的生活,为了不让学生失学,她更倾注了全部心血。
因为意识淡薄,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已“无可救药”,选择放弃,让孩子辍学。
学生手工作品展。
每当面对这样的情况,肖芳总是心急如焚。怀着“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坐在教室里读书,学到生存的技能”的执念,她顶风冒雨,上跑县级有关部门,下跑各个乡镇(街道),深入村组摸排适龄残障儿童信息,苦口婆心向家长宣传党和政府对残障儿童的优惠政策。
她说:“只要还有一个残疾儿童辍学在家,我的工作就没有做到位。”鉴于有些肢体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孩子,肖芳便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月假休息时间,分组奔赴这些特殊儿童家中送教。
让特校学生拥有正常的生活能力,顺利融入社会、实现就业,一直是肖芳的心愿,也是特殊教育的根与魂。
为解决好残疾孩子的就业问题,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思,与部分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达成协议,创立“校企合办”的职教新模式。
至今,燕如杰、袁军、吕丹等20多名聋哑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学校,毕业后顺利到贵州华义电子公司、贵州森雍手袋公司、纳雍义源汽车美容装饰公司就业。
最让肖芳骄傲的是,她亲手把学生宋俊刚、龙兵、李堂英3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最后都成为纳雍特校的教师。
肖芳深知,特殊教育学校不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栖身之地,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克服身体缺陷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人。
在特殊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肖芳,敏锐地意识到特殊教育领域普遍存在课程设置落后、人才培养单一化的突出问题。
如何让残疾学生更自信、更阳光、更全面,成为她苦思冥想的大课题。
一次,她带着全校多名残障儿童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助残日”活动,孩子们被精彩的节目惊呆了,回校后激烈讨论起来。
培智班的学生:“我听到了最喜欢的歌曲,好听得想哭……”“如果我会吹奏乐器的话,我想吹给奶奶听,她一定没听过这么好听的声音……”
聋班的学生:“我们看到了最美的舞蹈,我们明年也要参加演出……”
肖芳的脑海里突然迸发出一个画面:这群孩子在一个华丽的大舞台上,被美妙的乐曲温暖地环抱,美妙的舞姿和他们的笑容一样闪耀……
为什么不组建一支培智儿童自己的合唱团呢?为什么不组建一支聋班学生舞蹈团呢?
学生舞蹈团参加助残日活动。
说干就干!在肖芳的带领下,学校向丽君老师任舞蹈团长,陶渝老师任合唱团长,正式组建了纳雍特校舞蹈团、合唱团。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年,纳雍特校连续五年承办了纳雍县“助残日”文艺活动,其中舞蹈《心之所向》还代表纳雍到省市参赛并获奖。
以音乐、舞蹈、美工、体育为突破口,肖芳也形成了“突出‘特’字、以人为本、特教特办”的办学思路,根据培智生、聋生的特点,她重点打造体育、美工、舞蹈等特色课程。
第一次在县城文化广场看到满目玲琅的艺术作品,很多参观者被眼前的场景震撼。
如果不是主持人介绍,参观者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群特殊孩子的手工作品……
在艺术熏陶、体育锻炼中发掘潜能,在艺术教育中实现心理康复,让残缺的生命绽放精彩——经过不懈努力,肖芳和她的特殊孩子们做到了。
作为校长,一名共产党员,肖芳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老师的表率。
“虽然是学校领导,公务繁忙,但她还坚持在一线任课。有时外出开会、考察、学习,她总是事先和班主任老师换好课。在她影响下,办公室里听不见闲聊声和抱怨声。平时,她总是来得很早,原因是给值班一宿的老师带一份美美的早餐。不管哪个老师生病了,她总是第一个打电话询问情况,甚至亲自到家里去看望……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好校长,更是一位好大姐,和她在一起工作,充满激情和干劲”。年轻教师王龙说。
在她担任校长以来,纳雍县特殊教育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的嘉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做好聋哑儿童语言康复工作,如何加强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如何构建特教学校有效课堂等问题,成为肖芳探究的重点。
她说,面对新一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发展特殊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更加重大。
她将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继续为特殊教育事业挥洒热血和激情。(图/文杨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