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张家湾镇垮桥村村民尚从金在19岁时因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残疾,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群山阻隔,受伤至今20余年里,他几乎从未离开过村子。“等有钱了,我想买一辆残疾人专用车,沿着弯曲的公路开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尚从金拄着双拐,望着远处的山头说。

失明、无声、行动不便……莽莽黔山中,像尚从金一样的残疾人群众共有万,他们大多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就业、无稳定收入来源,只能靠各类补贴维持生计,且常年缺乏专业护理。因此,饱受贫困和病痛折磨的残疾人群众就成了脱贫攻坚的最难群体和最后堡垒。

面对“贫”“困”交织的残疾人群体和“一个也不能少”的政治责任,贵州残联系统逐级细化帮扶措施,通过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拓宽稳定增收渠道等方式,补足残疾人脱贫攻坚的短板和弱项,开辟了残疾人群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路径。截至11月23日,全省45.72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脱贫。

多措并举,联合各部门织牢民生保障网

走进织金县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中心,3名已经成功安装假肢的残疾人群众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这是免费安装的,节约了不少钱。”年,黄训友因车祸导致右腿高位截瘫,苦于负担不起10多万元的假肢安装费用,他一直无法站立。今年上半年,在织金县残联的组织下,黄训友免费安装了假肢,现在的他虽然行动稍显迟缓,但已能独立行走。

其实,黄训友只是残疾人群体享受贵州残联系统辅具适配服务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贵州省内已建成各类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家,78.36万名残疾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89.18万余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32.34万残疾人享受到辅具适配服务。

“民生保障事关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为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省残联通过纳入低保、护理补贴提标、医保资助、残疾人证办理‘四轮驱动’推动落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贵州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承洲介绍,今年以来,省残联积极对接民政等部门,将未脱贫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兜牢最后防线。同时,积极协调民政和财政部门,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首次提标,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20元和10元标准,并建立常规性提标制度。

此外,贵州省残联还主动协调医保部门,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参与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今年4至6月,贵州残联系统创新服务方式,集中力量办理残疾人证4.8万本,实现建档立卡残疾人证办理“清零”。

目前,贵州共有39.9万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6.2万人;34.4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36.7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2万名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4万名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贫困残疾人两项保险参保率达到%。

精准施策,多渠道拓宽群众稳定增收路

设立公益性岗位、实施转股分红、扶持自主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贵州残联系统从贫困残疾人不同等级、类别和需求出发,按照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逐步建立起适合当地贫困残疾人兴业增收、稳定脱贫的长效工作机制。

“以前全靠低保维持,自从当上护林员,每月有了元的稳定收入,可以补贴家用了。”今年36岁的杨胜文家住榕江县栽麻乡大利侗寨,15岁上山割草时被眼镜蛇咬伤,造成右手二级重残,干不了重活的他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杨胜文通过村委会评选,成为了村里公益性岗位的护林员。

“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一份工作并不仅仅意味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是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能更有效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周承洲表示,为让残疾人走出家门,靠自己的努力获取劳动报酬,残联系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4月30日,贵州省残联下拨就业扶贫资金.42万元,为各市(州)持续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助力。

截至年9月底,贵州共创建残疾人扶贫就业点个,扶持残疾人家庭或残疾人创业1.73万户,新增残疾人就业7.84万人,培训各类残疾人11.57万人次。

另外,为破解重度残疾人脱贫难题,贵州还探索出通过残疾人就业扶贫资金,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入股当地经济实体,建立残疾人与经济实体利益联结机制的转股分红模式,确保重度贫困、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稳定增收。

“转股分红牢牢守住‘经济实体所在乡镇或村全部建档立卡重度贫困残疾人作为入股对象’和‘每人每年获得不低于元的分红收益’两条底线,鼓励在入股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扩大困难残疾人受益面和受益标准,确保重度贫困残疾人都能稳定增收。”贵州省残联教就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至年9月,全省共投入0多万元在个村开展转股分红,共帮助1.17万名残疾人入股当地经济实体。(王秀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