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中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地区,居住着一支稀有的、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
01.概况
在我省中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地区,居住着一支稀有的、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他们操苗族中部方言,主要聚居于12个村寨,约余人。他们常年隐居高山之中,与外界联系较少。这支苗族以长角头饰为象征,并保存和延续着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传统。
长角苗女孩
1.行政区划。这支苗族主要聚居在12个村寨中,即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乡安柱村(上、下)安柱寨,高兴村陇戛寨、补空寨、小坝田寨、高兴寨,新华乡新寨村大湾新寨、双屯村新发寨,织金县阿弓镇长地村后寨,官寨村苗寨、小新寨,化董村化董寨、依中底寨。另有部分散居在其它村寨中。年底总人口人,户,户均4.08人。
2.自然环境。该苗族社区位于海拔—米的高山之上,面积多平方公里。12个村寨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古朴的面貌,但水资源十分匮乏,仅有流量不大的山泉供人畜饮用。
据村寨的年长者说,很早以前12个村寨周围都是浓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为的破坏,森林被毁殆尽。森林消失使居住环境变得恶劣起来。他们从经验中逐渐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如今12个村寨周围都种植着浓郁的林木,并视林木为神,将其保护、供奉起来。
3.历史沿革。与其它苗族一样,这支苗族人也经历了艰难的长途迁徙。据12位苗寨的老人回忆,他们的祖先大概是清代初年迁到现在所居住的崇山峻岭中的。
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奉命剿水西彝族宣慰使安坤(今黔西、大方一带),清军打败水西后,许多依附于安氏的苗族群众四处散逃。一部分人躲到织金、郎岱(今六枝郎岱镇)交界的大森林之中,被称为“箐苗”。由于受到战乱的冲击,“箐苗”不得不在森林里开辟新生活。
到本世纪,“箐苗”逐渐聚居,形成了12个相当规模的村落。这支苗族长角装饰的出现,大致也是这个时候。他们认为,长角是在大森林中模仿野兽的角以迷惑野兽而形成的。
长角头饰
同时,他们亦以长角为识别物,以期同族相识、异族相别。由于交通极不便利,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多,一般在本民族内部通婚。直到近十年,他们才大量与外界交往,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年加深。
02.建筑
民居形式多为一层平房,分木结构草顶房、土墙草顶房和石墙草顶房三种。一般为三开间,少数为二开间。戛房和妹妹棚是作为死亡和婚恋的特殊用途建筑物,体现着死亡和再生在这支苗族社会中有着崇高和神秘的地位。
1.民居。木结构草房,是历史较长、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这支苗族12个村寨中均保留这种建筑。房屋为木柱、木梁穿斗结构,四壁多用木板,走马板多用竹条编织。房屋正中有吞口,多数民居带有院坝。茅草顶,屋脊茅草加厚堆高别具风格。
木结构草房
土墙草房,也是一种主要的建筑形式,以陇戛、小新寨为典型。其房屋四周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成,房屋正中无吞口,一般为三开间,也有两开间。门一般用木板,也有用竹、藤编织而成的。隔墙均用竹、藤编织后抹上泥土。屋顶盖草。
土墙草房
石墙草房,主要分布在安柱、新发、依中底等村寨。建筑墙体均用石块堆砌而成。盖草顶。挑檐坊用条石,做工较考究。
石墙草房
2.牲口房及厕所。牲口房较简单,一般与住房分开另建。也有因地制宜,建于宅房两山墙边的。多分为两间,一间养猪,一间养牛。其建筑形式多为原木梁,四周用夯土或石块堆砌。盖草。厕所是用几棵木柱交叉搭架,周围用树叶或包谷草盖住。通常叫“叉叉棚”。
3.戛房,即灵房,是“打戛”期间停放灵柩的临时建筑。根据死者家族的地位不同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构筑简单,三柱着地,盖稻草、麦秸、杉叶,竹藤绑扎成骨架,顶呈攒兴顶状,有的还编制一个圆弧形大门。建戛房时,无论所择地势如何,戛房的方位、方向都十分讲究,必须使停置于戛房的灵柩首东尾西才行。
4.妹妹棚。妹妹棚是男女青年晚上晒月亮、谈情说爱处,为三柱插地式简易构筑物。棚门以两木杆插地呈三角形状,另一根木杆较长端与门两木杆顶交叉绑扎,另一端插地。周围以竹条、树枝绑扎,上盖麦秸、杉叶等,门有草编式门帘。妹妹棚一般建在远离寨子的地方。现多不使用。
03.生产生活
以农业生产为主,家庭饲养业、经济作物种植等都被视为副业。12个村寨均没有商品交换市场,他们一般到乡镇所在地“赶场”,进行少量的商品交换。他们深居山区,住房简陋,生产、生活用具很少,生活条件差。他们以玉米为主食,对肉类没有禁忌。
1.农业生产。由于居住在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的高山中,所以过去的生产方式是以刀耕火种为主。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现在普遍采用犁耕。作物以玉米为主,还种有洋芋、小米、红薯、白菜、辣椒、青菜、茄子、番茄、冬瓜、南瓜、黄瓜、白瓜、四季豆、扁豆等。
使用的农具有锄头、镰刀、背箩、犁、磨、碓、木桶。在房屋中用木块组合成斗型粮仓贮藏粮食比较好的玉米编成串吊于楼上。农业耕作要经过犁地、选种、撒种、施肥、除草、割收等程序。80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
2.副业生产。大多数家庭都喂养山羊、黄牛、马、猪、鸡、旱鸭子等家畜和家禽。近年来,家庭饲养业发展迅速,少数家庭接受乡镇农技人员推广的先进饲养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经济作物有种植漆树、麻、烤烟等。现在烤烟是副业的支柱产业。烤烟引进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后,产量、质量均有提高。住房及简单的道路、公共建筑物等都是自己修建。
烤烟种植
3.运输。过去运输主要靠人背和马驮,现在有的村寨修通了公路,用马车作主要运输工具。收庄稼、烧煤等多用背箩背,妇女用木桶背水。
4.商品交换。至今没有商人,大多数生产、生活用品靠自给自足。部分日常生活用品,要用自产的农副产品到集市交换。如他们将玉米、洋芋、小米等农作物拿到市场去出售,然后买回食盐、酱油、味精、油、肉和布料、胶鞋、绕头的毛线及肥皂、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
赶场
5.居住。大多是在山区聚族而居,其村寨多建筑在山腰及山顶,周围大都茂林修竹,风光秀丽。村寨人口多的达百余户,少的只有30余户。其住房依山形地势而建,因地制宜,并不讲究朝向。
年代较久远的房屋均为木结构,为一层,面阔三间,正中的一间为堂屋,用作织布、推磨及堆放杂物等,两次间的开间各分为前后两小间,少数也有不分小间的。灶均置于左次间中,炉火常年不断。
左次间前为厨房、用餐之所,后为卧室。右次间放置床铺、衣箱、堆放粮食等。大多数家庭建有关牲口的圈房。圈房设在房屋山墙处,或者设在次间前面。圈房大多带一矮楼,下层关牲口,上层堆放柴草等杂物。多用茅草、麦秆盖顶。
6.饮食。由于世代居住在高山中,水源缺乏,所以土地均为旱地,生产的粮食主要是玉米,有少量的麦子和荞子,吃的多是杂粮,包括玉米、洋芋、荞子、麦子、红苕等。
肉类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喝玉米酒和自己酿出的土酒(俗名苦酒)。做饭多用甑笼蒸。副食依次洋芋、四季豆、黄豆和小白菜、萝卜、白菜、青菜做的酸菜。籼米、糯米很少,只有逢年过节或“坐月子”的妇女才能吃上,而且要花钱到集市上购买。
04.工艺技术
这支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技术,其中最有特点的是挑花、刺绣、蜡染、铜饰制做、羊毛制品等工艺。
1.挑花。多以白色布料作底,挑制时,先用线画出轮廓,再根据图案和布料棉麻的经纬有规律的插针挑线,刺挑有序,不能错乱。花纹多呈几何图形,桃花材料为色泽鲜亮的丝线。
2.刺绣。多为平绣,少数也有凸绣。其图案有几何图案、花草等。工艺手法有独到之处。
3.蜡染。有悠久历史,蜡染制做是将白布平铺于桌上,将蜡放置于小蜡锅中,加温溶解为汁,然后用蜡刀蘸蜡绘于白布上。绘制时不打样,只凭头脑构思,手工绘画。所画的直线、平行线、方块、圆形等图案,较为规范,折叠起来能吻合;所绘花、草、各种图案,式样多、构思巧妙。绘成后,投入染缸中浸染多次,清水漂洗、晾干后再用清水煮沸,将蜡溶化,显现出白色花纹,制成蜡染片。
蜡染
4.铜饰制做、妇女饰戴本民族的工匠所制铜项圈等。铜饰一般没有精工制作,多为实心项圈,项圈前部分有扣环相连。黄铜原料居多,无其他饰。
5.羊毛制品。擀毡技艺独具特点。先用羊毛置于沸水中多次压擀成羊毛毡后再制成羊毛兜及羊毛护腿,兜染成青色,护腿为本色。
6.纺麻织布。纺麻是用麻杆晒干后,剥成麻丝,然后用水渍泡后纺成麻线,之后再与用棉花纺成的棉线同时上织布机纺织成麻布。
7.其它工艺。除以上主要具有民族特色工艺外,还有很多生产生活工艺。如竹编背兜、碗兜、草编针包、打制磨及石具等,都美观大方、各具特点。自制的芦笙、三眼箫等乐器也非常精致。此外,对窝、粑粑盆、家具等木制品也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点,特别是背水的木桶呈圆锥状,上阔下窄,妇女用之背水,上坡下坎而不外洒。
节选
《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
作者
调查组,发布于年12月
图片
网络
编辑
杨玉冰
校审
张媚
〉往期链接〈
文献库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
文献库
在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
文献库
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考察报告会上的讲话
文献库
关于合作建设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第二次会谈的报告
文献库
关于在我省六枝梭戛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请示
文献库
在贵州省梭戛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搏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浪微博
生态博物馆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