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里杜鹃管理区举行“花海毕节·浪漫杜鹃”中国·百里杜鹃杜鹃花季新闻发布会,在延绵百里的杜鹃花即将盛开之际,再一次面向社会宣传推介了当地旅游。“百里杜鹃管理区设立以来,始终扛牢‘因花而立、因旅而兴’的职责使命,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了‘以花为媒、办节兴旅’的有效模式,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旅游发展新路。”发布会上,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书记陈华动情地说,今天的百里杜鹃,“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清凉世界”旅游品牌已深入人心。作为毕节市旅游产业化的“龙头”,百里杜鹃近年来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花海观光、避暑旅居、温泉康养等形成了四季衔接的产业链,绿水青山真正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走进普底景区,郁郁葱葱的杜鹃花林挂满了花苞,不久即将开放。毗邻花区的永兴村,旅游公路把青瓦白墙的居民楼串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20多家民宿酒店、餐馆坐落山水田园,等待花开时节喜迎八方游客。“现在吃上‘旅游饭’,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村民黄承均开办了“清水湾”农家乐,每逢旅游旺季生意火爆。除了从事旅游服务业,他还养猪30多头,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花香年年有,村貌年年新。搭乘旅游产业化的东风,永兴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除去自主创业人员外,还有多位村民从事观光车司机、厨师、服务员等旅游服务业,人均年增收元以上。惊蛰时节,织金县马场镇中心村,数千亩樱桃花迎风绽放,把田野村落点缀得如诗如画,每天吸引游客上万人次。碧波荡漾的三岔河浩荡奔流,与无边花海组成一幅绝美画卷。车,从省道一直堵到群众家门口。人,从河边一直延伸到山顶上。村民杨华家院子里坐满了客人,他一边挥舞大勺炒菜,一边和记者聊天,“如今我家20余亩地全部种了樱桃树,一年卖樱桃收入3万多元,农家乐收入有7万元左右。”一花散着亿万朵,美了乡村富了民。“无论是现在花开时节,还是过段时间的樱桃采摘,我们这里都热闹非凡。”据马场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明江介绍,经过多年经营,该镇现有樱桃产业余亩,覆盖了多户群众,“农旅融合”每年带动群众增收约万元。景区景点车水马龙,美丽乡村人气旺盛。为推进旅游产业化,毕节市着力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商业、农业、城镇、康养等融合发展,不断做优“融合”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亿元。当下,该市正抢抓国发〔〕2号和国函〔〕65号文件重大机遇,全力推动旅游大提质,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打造避暑、休闲、度假、康养胜地,让“洞天福地·花海毕节”享誉全国、走向世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汪瑞梁编辑谢朝政二审顾野灵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