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织金县猫场镇,秋风中夹杂着丝丝凉意,但正新寨村村民刘艳心里却暖和和的。今天,她早早就来到镇上,将剥好的20斤皂角米送到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换钱,每剥二十斤她就可以拿到元的剥壳费。像刘艳一样,闲时通过剥皂角米挣钱的农户,在猫场镇约有两万多名,可以说每个家庭都在剥皂角米。曾经的猫场镇以传统种植为主,收益非常低。而现在,织金县按照种植业“”的总体布局,规划种植皂角50万亩。目前,首批种植的部分皂角树已经挂果并进入采收阶段,皂角种植产业已初显成效。皂角加工商通过流转村民的土地来种皂角树,发展皂角精加工,产品销往广州、深圳、台湾、昆明等地。许多群众由农民变成了股民,实现了互惠共赢,皂角加工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猫场镇也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皂角加工基地。“这棵树有三年了,今年开始挂荚(皂角),挂了有30多片,一片有10多颗子,一颗子值1角多钱,一片就值1块多,30多片就是30多块钱。”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谢伟说道。织金县猫场镇“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是织金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皂角树种植,皂角米加工销售等,截至目前,公司完成租用贫困户土地43亩种植皂角树,每年完成皂角米加工销售吨以上,销售额余万元,支付当地群众加工费余万元,受益农户余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我在这里做工有一年半了,刚来的时候60块一天,熟悉之后是80块,现在成了资深熟练工,涨成块一天,要是晚上加班到10点半或者11点钟还有50的加班费。”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工人任清芬说道。每到秋冬交替的农闲时节,伴随着新皂角米的采收,织金县猫场镇“黔织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迎来了皂角米加工的旺季,除了在公司务工的群众外,其他群众还可以免费领取皂角米回家加工,在猫场镇,无论是街头巷尾,大小村寨,随处可见手中熟练的剥皂角米的群众,皂角米加工成为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谈到下一步的发展,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谢伟说道:“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塑造品牌形象,增加就业岗位,助力脱贫攻坚,让我们县的皂角产业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据悉,皂角树从育苗、种植、结果到最后的丰产,需要一定的周期,为有效保障企业和群众利益,织金县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在皂角树下套种轮作矮秆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蔬菜、银杏、丹参等产业,有效增加林地产出,提高土地效益,助推农民增收。随着皂角米市场的不断开放,猫场镇的皂角米加工厂也从之前的几个增加到现在的78个,每年加工超过吨皂角米种子并销售数千吨皂角米。皂角米年产值达3.93亿元,利润达到多万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泽尔织金融媒体记者赵文偲肖玉旭熊烽编辑顾野灵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