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街道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 建,抓好 建促扶贫,检验 建看脱贫”的工作理念,采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责任到人”的方式全面建强督战体系,持续发挥 建引领和兜底保障作用,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培育+引进”,建强脱贫攻坚“火车头”。将 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基层 建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凝心聚力下深功、用真劲,建立了以乡贤、寨老、能人为主体,专职社区 支部书记为补充,优秀村社干部、返乡大学生、退役 人等为后备的村级 组织书记队伍体系。结合脱贫风险分析研判,建立了社区“两委”班子不定期研判机制、末尾淘汰机制和动态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三甲街道村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先后招聘专职社区 组织书记9名,调整撤换村级干部7名。通过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全街道21个社区 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均得到了提升。
“支部+资源”,备足脱贫摘帽“弹药库”。把 建引领合作社发展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结合“能人入 ”和“ 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着力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养成 员,将 员中的先进分子吸纳加入合作社,培养成合作社 组织负责人,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采取“ 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双层一体化的联合组建运营机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街道21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3万元以上,特别是马家庄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50万余元。在用好用活中央及省市县扶贫资金、 策的同时,社区 支部通过领办、合办合作社,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大力开创基地务工、合作社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村级扶贫模式,年转移安置贫困劳动力人以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个以上,为贫困群众在“三保障”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增收保障。
“诊疗+复检”,补齐基层 建“短板项”。按照软弱涣散 组织整顿提升“四个一”要求,11名 班子成员带队围绕软弱涣散10类问题,对21个行 村进行了全覆盖“过筛子”,查摆突出问题13条。对上年度软弱涣散 组织整顿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回查检视。创新“蹲点式”督导整顿、“麻雀式”解剖问题、“点穴式”治疗相结合的方式,11名 班子、7名科级干部、21名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配合3个县直帮扶单位群策群力,齐抓整改,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整顿格局,提升了“木桶效应”短板弱项。
“整改+筛查”,织密组织保障“安全网”。对标中央及省市关于组织保障相关问题,举一反三,采取“一考二访三谈四查”(集中考试、暗访督查、约谈提醒、对标查验)方式,不定期“梳辫子、摸底子”,全面开展排查检视清零行动,对排查出的问题,“一事一策”限时整改落实。结合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定了蹲点带片、联审备案、培训提能、提示督办、奖惩淘汰五项机制。及时对因身体健康、家庭困难等原因不适任驻村帮扶工作的人员进行了调整,目前,18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共有驻村帮扶干部60名。蹲点带片组工干部8名。建立了季度回查评估机制,对4个一类贫困村进行了定期评估。建立了帮扶责任人帮扶成效评估机制,对帮扶干部履职尽责进行全面分析研判,评估结果作为今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全面压实了各层级责任,织密了组织保障网络。 陈龙李月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