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7日,十二届纳雍县委启动第十一轮巡察,授权6个巡察组,对卫生健康局、水务局、林业局等16家县直部门及其二级机构上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巡察“回头看”。巡察组采取“述、探、查、核”的工作方法,深入查找被巡察党组织在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提高“回头看”质量,进一步夯实整改政治责任,强化整改落实。
座谈会上“述改”
召开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座谈会,听取其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情况的汇报。巡察组针对疑虑点,现场提问,主要负责人现场作答,问出“红脸出汗”的效果,下好先手棋,释放“回头看”严肃性、威慑力。通过“一问一答”,详细掌握被巡察单位整改工作整体情况。
个别谈话“探改”
有针对性地向整改方案中明确的责任股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谈话,了解主要负责人是否做到“四个亲自”,班子成员是否参与并指导分管领域、联系股室和二级机构研究制定问题整改措施、审核整改落实情况,通过谈话打探汇报情况的真实性。同时,延伸到二级机构了解情况,打探是否存在以下级整改代替党组整改等问题。
调阅资料“查改”
查阅整改资料,看是否建立整改台账、措施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存在用措施代替整改,整改资料是否规范装档备查,建立的长效机制是否务实管用、是否执行到位。特别是对“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等问题,要求被巡察单位提供整改后党组织生活记录、党组会议记录,看是否存在边改边犯、改了又犯,“老毛病”久治不愈、新问题还在衍生的情况。
下沉调研“核改”
对扶贫产业项目、小水窖项目等惠民工程存在的问题,坚持“眼见为实”,下沉到乡镇(街道)、项目实施地进行调研,核实产业发展状况、群众分红情况、安全饮水保障情况等,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标准。严防会议整改、纸上整改、数字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确保问题真改实改。
截至目前,“回头看”发现问题35个。纳雍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拒不整改的党组织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毕节市委巡察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