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我叫李松,是贵州毕节织金县桂果镇东红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最近时常会有朋友问我:“你们这些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村里搞扶贫,到底都做些什么工作,有用吗?”对此,我感觉说起来确实繁琐复杂。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很骄傲的回答他们:“我们做了很多事实,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工作量统计的虽然不够完全,但你们翻看一下我转发在朋友圈中的内容,曾经有个细心的驻村干部梳理了项小工作。”一转眼,我已在东红村工作了,这三年的时光足够一个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小家伙逐渐长成参天大树,为群众遮风挡雨,为百姓谋幸福,为村庄谋出路。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对农村怀有浓厚的感情。在村里工作,其实也就是以全新的身份回到孕育我的土地上,和父老乡亲一起寻找脱贫致富的方法。当时这里和几十年前的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相比虽大有改观,交通条件变好了,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是群众思想仍然是被牢牢禁锢的,离全体脱贫摘帽还有一定距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村里工作的这几年让我彻底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记得刚开始入户走访时,群众不认识我,以为就是来走个过场,过几天就回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是第一书记。在群众眼中,我就是个刚毕业不久,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有什么话也藏在心里,不愿和我分享,也都是对我横眉冷眼,爱理不理。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户贫困户,三口之家,两个老人带着个孙子,房子主体安全,但是家中杂乱,阴暗潮湿。户主周大爷因生病瘫痪在床,儿子去世了,儿媳嫌家里太穷,还要一边赡养老人,一边照顾孩子,受不了苦日子的折磨,最后索性一跑了之,至今下落不明。留下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和两个老人相依为命,为我村典型的贫困户。他的老伴陈老太太见我进了家,就随便敷衍了一句:“领导,你随意,我们农村不比你们城市。”话语中明显感觉对村里工作有一定排斥。再详细了解完他家的情况后,我礼貌性的离开了。回到村委以后,随即找来村支两委商议,最后在我的主持下,会议一致决定,快速通过简易程序,将他家纳入低保兜底的对象,同时,考虑到,小孩的具体情况,又将小孩纳入困境儿童,享受补贴,纳入村级管理台账。我再次到他家走访时,陈老太远远就把我迎进了门,这次走访与上次截然不同,一家人特别热情,和街坊们也说“这个小李书记是真正为群众考虑,真正为百姓解决困难的好书记”。我没当回事,觉得这是自己分内之事,也是自己来到这里的工作的初衷。   陈老太太宣传政策的力度甚至比我们工作人员的苦口婆心的效果还好。从那以后,只要我在办公室值班,就会有不同的群众到村委会办公室,今天张大妈,明天李大婶,后天孙大伯都主动来找我解决困难。村委会副主任还拿我开玩笑了:“书记啊,自从你来到我们村,来到了这个办公室,我们村委会的生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多了。”有的是来找我反应事情,有的是来找我解决矛盾,有的是来找我拼好处(贫困户、低保等),虽各有目的,但最终都是要找到我,因为他们相信,只要给我说了,经过我们驻村工作队核实,能帮忙的事情,绝不会推辞搪塞。   群众有了呼声,那肯定也得有回应。年3月以来,我为村里争取到了蔬菜项目、马铃薯种植项目、养鸡项目、养牛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饮水提升工程项目、扶贫车间项目、连户路项目、机耕道项目等等,涉及资金超过万元,带动贫困户脱贫85户人,全村老百姓皆有受益。     就这样,驻村的时光充满着了色彩,有烦恼难过束手无策愧对群众,有彻夜挑灯未眠加班赶资料,有把酒言欢与民心连心的温暖,也有幸福感动哭泣的瞬间,不知不觉已在这片不到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默默奉献了3个春夏秋冬,“李松书记”的名字一寨接一寨的传下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整理编辑吴一凡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