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瑞友,是织金县双堰街道大寨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我和妻子在浙江打工,收入虽然不高,但一家5口人生活完全有保障,大的2个孩子在浙江读书,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足够生活。本来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在年时,妻子选择和我离婚,顿时家庭支离破碎,3个孩子与我一起生活,孩子的学费和每个月高昂的开支压得我喘不过气,无奈之下我只好带着3个孩子回到老家。年,我回到了老家。因父母过世的早,我十几岁就离开家外出打工,老家的住房年久失修已垮塌多年。我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把我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村委会的核查后,我家被评为了贫困户,同时也被评为了低保户。由于没有房子居住,村支书付大昌帮助我联系到了长年外出的王军,协商让我咱借住在王军家房子。基本生活和住所有了保障后,我没有因家庭负担过重而消沉下去,而是选择用自己羸弱的肩膀为子女撑起一片天。 年,村委会及驻村干部多次到我家走访,我把家庭的实际情况及困难向他们反映后,我被村委会聘用为生态护林员,每年有元的工资收入。我特别珍惜这份护林员工作,在每年森林火灾易发时段,每天都要巡山,劝阻野外用火现象。在闲暇之余,我就到县城打临时工,增加家庭收入。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开始在县城找临时工做很困难,但每一次我都珍惜机会,认真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可,他们也乐于帮助我,经常叫我一起和他们做事。每个月下来,打零工也大约有了元左右,生活逐步变好,心也终于踏实了。 年,是织金县脱贫退出摘帽之年,也是我摘除贫困标签之年。我积极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脱贫申请,村委会为我申请的危房改造,在多方的帮助下,年6月我顺利住进了新房。看着亮堂堂的新家,崭新的电视机、衣柜及床上用品等,心里犹如抹了蜂蜜似的甜,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感谢国家政策对我的扶持。年底,我顺利达到国家脱贫标准,成为了一名脱贫户,人均收入达到了元左右。在今年,我参加了入股合作社分红项目,还享受到织金县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的务工帮扶项目,一年分红能有元。这些在我刚从外地回来时想都不敢想,如今都成为了现实。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如今,我每天早上给3个孩子做好早餐,送他们上学后,准时到县城临时用工劳务场所寻找工作,每天下班后回家为孩子做晚饭,生活幸福美满。我相信,只要我艰辛的付出,生活会越来越好,我要用这羸弱的肩膀扛起责任,为我的子女撑起一片蓝天。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编辑韦依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2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