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刘杰被选派到贵州毕节市织金县参加东西部协作工作。第一次来到乌蒙腹地的织金,看到“农村公路纵横交错,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困难群众全部脱贫”这一幕幕脱贫攻坚期取得的成就都深深震撼这个来自广州的小伙,他下定决心,要把织金当成家乡来建设,要为织金人民作出贡献。进村入户淬初心在来织金县参加东西部协作工作2个月前,刘杰向所在的基层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主动申请前往贵州毕节参加东西部协作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政策。来到贵州织金后,刘杰和粤黔协作织金小组其他成员一起积极投身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通过下乡入户走访脱贫户和到易地搬迁安置点服务群众他深受教育、备感振奋,看到千百年来困在大山里、住在危房中的群众通过党的政策入了城、住了楼房,看到出门靠爬山、运输靠肩担的村寨通过党的努力通了水泥路、致富路、幸福路,看到一户户困难家庭在党的关怀下解决了困难、脱了贫,进一步为党的伟大决策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更加坚定入党决心。在每个季度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后,年11月,刘杰所在的基层党组织确定他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刘杰(右三)向织金县脱贫户了解帮扶项目成效积极融入一家亲离开南海之滨广州来到乌蒙腹地织金,挂职干部不仅要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还需要克服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来到织金工作后,刘杰白天与乡村振兴局的同事下乡看项目,晚上就研究学习资金项目管理办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主动向同事请教。走访群众时,总是喜欢用新学的织金话与大家开着玩笑,与挂职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打成一片,变“客人”为“家人”。刘杰(左二)陪同广东科技特派员下乡调研“来到织金工作,就是织金人,就要学说织金话,下乡入户和群众交流,他们都是说织金话,你如果不会说,很多群众反馈的问题你就掌握不准,不便于工作的开展。”这个来自广州的小伙正积极融入到当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样说着织金话、喝着酸汤、吃着苞谷饭,大家也主动帮助这个从广州过来的“织金人”适应着织金的工作。刘杰用行动表明,他来织金工作不当“做客人”,要做“织金人”。履职尽责担使命作为挂职干部,刘杰严格按照广东和贵州两地的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协同当地乡村振兴局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管,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以来,推动实施粤黔协作财政帮扶资金共计1.亿元,涉及帮扶项目51个;社会帮扶资金.7万元,涉及帮扶项目个。通过与织金县职能部门一起在项目谋划前科学研判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项目实施中严格按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监管。截至目前,年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项目落地后将为织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此外,更好结合当地自身优势开展工作一直是刘杰记在心头的事情。“藕+鱼”“稻+鱼”循环种养产业是织金县三甲街道龙潭社区、牛场镇后坝村、猫场镇龙潭社区等地群众多年来摸索的新成果,但缺少鱼苗和产量不高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刘杰(左一)和织金县当地干部下乡调研合影留念“我们如果会自己育养鱼苗就好了”在年广州爱心企业捐赠鱼苗放养现场,一个村民的无心之谈让刘杰记在了心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杰向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上报了科技帮扶需求,通过积极对接,毕节市唯一一支广东省科技帮扶团队落地织金。年广东省科技帮扶团队专家先后到牛场镇后坝村和三甲街道龙潭社区就稻花鱼、荷花鱼的养殖场地和养殖技术对当地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并约定在年将由广东省科技帮扶团队对有意愿的群众手把手培训鱼苗的育种繁殖技术,将鱼种繁殖技术留在当地。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刘杰,他说,今年是他在贵州织金县帮扶的最后一年,他将利用好剩下的时光,继续全力以赴,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民编辑闵建华二审汪瑞梁三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5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