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勇,是贵州毕节织金县医疗保障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年6月,因组织信任,我又再次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的主战场上——上坪寨乡双明村。
双明村位于上坪寨乡的东面,距离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共辖六个村民组,户人,所辖面积亩,确权后的耕地面积亩。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人,已脱贫86户人,其中年脱贫34户人,还剩11户23人计划年脱贫,异地扶贫搬迁了29户人。虽然只有一千多人样大的一个小村庄,贫困发生率却为38.28%,属于上坪寨乡的四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根据上坪寨乡扶贫工作站的安排,我分得11户贫困户结对帮助。11户贫困户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个,就读于高中的一个,就读大学的一个,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生,他们都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教育资助。 但是,当我走到正要进高三年级的汪欢家时,她奶奶一边哭一边骂着汪欢:“不要读了,我供不了你了”。汪欢从小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乡,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现在她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堵住汪欢奶奶的嘴,我摸二百元钱给汪欢说给她买资料学习,这才得以了解汪欢的学习情况,汪欢在班上处于中上等成绩,如果继续读下去高三毕业能够取得一个二本,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读书真是可惜,而且放弃了读书的最佳时期,下一辈有可能继续贫困下去。于是我开始做汪欢奶奶的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座谈,终于说服了汪欢和她奶奶,没过几天,想读书的汪欢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我的求学之路有您的帮助”。
年7月24日,凌晨03:59我收到汪欢发来一条短信:“叔分”,今年理工类二本线才分。我心里特别高兴,这孩子的二本取定了。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亲自给她把关填志愿,绝对不让她落选。最后9月14日中午12:12汪欢又给我发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照片,这下我的心终于落定了。 这次我们下来驻村乡里面没有给我们安排食宿,是单位出钱给我们在村里面租民房住,我们是真的吃住都在村里面。这样确实比较能很好的开展工作。如果吃住在乡里面,也许十天半个月都难得到村里一次。我们白天上班的时候就在村办公室做业务,下班之后甚至晚上都还可以去走访贫困户。 我刚来交接工作的时,之前的帮扶干部就给我说:肖义军家和苟海新家医病的钱没有得报账,都找她几次了,她没有办法处理。为了不让老百姓到办公室或者宿舍来找我,我先上门走访。查看肖义军所有医病的资料,他反映没有得报的完全都是出院后的一些门诊的检查费,这些都是不能报的。只是我进医保系统去给他查看住院报账记录的时候发现他的住院费用没有按贫困户标准报,错报成一般农户的标准了。 于是我收起肖义军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复印件回单位找我们的系统管理员给肖义军向市局申请冲销重录,帮他重新报了四千块钱,他家非常感谢。 走访苟海新家查看他医病的资料,苟海新患了慢性乙肝,医院开药而是买民间土医的草药,没有发票。按照我们医保政策慢性乙肝属于慢病,门诊开药可以报元,但医院去开药,不可能无凭无据的直接给他块钱。我在查看他的连心袋的时候看到里边装的住院报账结算单,从结算单上看出他还可以报二次大病保险和第三重医疗救助。于是我就将他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照发给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请他们帮办理。不用他来回跑路,我在他家中就帮他把账报了。同时我给他家讲了很多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他家对我也是非常的满意。 其实,真正的贫困户他们的致贫原因都是因学或因病,我们来帮扶他们,他们并没想我们要拿好多钱给他,或者要买好多东西给他们。我们只是从思想上开导他们,多给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方针、好政策,平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要真正的脱贫还要靠他们勤劳的双手,乞丐要饭都不要早饭就是因为乞丐懒得早起。所以,只有勤奋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整理
见习编辑吴一凡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