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乌蒙,草木蔓发。
一个个山间坝子里,恒大集团援建的蔬菜基地开始忙碌起来,空气中散发着新翻的泥土气息,大棚里正在着手培育蔬菜苗......山坡上,一声声牛哞悠远绵长...... 这是恒大集团整市帮扶毕节打造的增收致富产业。那些摘掉贫困帽子的群众,正在踏着春天奋进的节拍,依托成熟的产业链,迈步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时光倒回5年前,恒大集团响应党中央“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的号召,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好毕节试验区的殷切希望牢记心间,扛在肩上,决定无偿捐助30亿元帮助大方县整县脱贫。年5月,恒大集团决定扩大帮扶范围,无偿追加80亿元助力毕节市整市脱贫。 5年多来,多个日日夜夜,恒大扶贫铁军与毕节市干部群众一起,踏遍乌蒙山山水水,用马上就办、滴水穿石、立说立行、事不过夜的硬朗作风,在乌蒙之巅书写了脱贫攻坚壮丽篇章。
打赢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58岁的苗族大娘杨文芬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城里人,更没有想到自己搬迁入住的大方县奢香古镇还成了4A级旅游景区,越来越火的旅游让她制作的手工苗绣服饰成了游客争着带走的时尚。 “孙子就在恒大十一小上学,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老公在古镇里做保安三年多了,每个月多块钱。”杨文芬高兴地说,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毕节,地处乌蒙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让很多群众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艰难度日,脱贫无望。恒大集团帮扶毕节后,决定紧紧扭住易地扶贫搬迁牛鼻子,帮助毕节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的群众搬出来,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恒大集团在毕节援建的“碧海阳光城”移民搬迁点
随后,一个个崭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拔地而起。“我们依托县城和工业园区等,无偿投入57亿元,在毕节10个县区捐建17个移民搬迁社区、50个新农村。”扶贫队员刘鹏介绍,我们为安置房配置了基本的家具家电、精装交付,同步配建教育、商业等设施和适宜搬迁户发展的产业。目前,22.18万人已全部搬迁入住,恒大援建的大方县、七星关区及黔西县移民搬迁社区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恒大集团还组织贫困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让通过培训的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年,大方县长石镇杨柳村36岁的龙立凯参加恒大集团组织的就业培训后,通过恒大集团组织的招聘会,成为了贵阳恒大名都物业公司一名维修工。“我现在月工资多元,有了稳定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龙立凯感激地说,“感谢恒大集团给我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了解,全市有名贫困群众像龙立凯一样,参加了恒大集团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名贫困群众被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贫困户到恒大集团援建的产业基地务工
此外,恒大集团还在毕节实施了教育扶贫和保障扶贫。通过“建学校、强师资、设基金”,捐建投入使用43所学校,解决了2.1万名学生的“上学难”问题。通过捐建投用1所医院、1所敬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为贫困家庭就医、孤寡老人养老和困境儿童生活提供帮助,并号召恒大集团所有中层员工开展“一助一”帮扶,共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人。
恒大集团在毕节援建的学校集中开学
打通群众增收致富“经络” 如何才能让乌蒙山区群众实现持续增收?恒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必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条产业链就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经络”,恒大集团的使命就是打通这条“经络”,哪儿不足补哪儿,哪儿不通疏通哪儿。 基础设施落后,恒大集团就捐建基础设施。5年时间,恒大集团无偿投入44亿元,捐建并投入使用栋蔬菜大棚、36.7万亩蔬菜大田基地、28.8万平米育苗中心、68处储存及初加工基地、13.9万亩中药材及食用菌基地、36.7万亩经果林基地,并完善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捐建并投入使用9万头饲养规模的养殖基地,还建设了疫病防控中心、牛肉制品厂等设施。
恒大集团在毕节援建的蔬菜产业基地
没有龙头企业,无法对接市场,恒大集团利用自身资源,引进了中禾恒瑞集团等79家上下游龙头企业,由企业对接市场,由市场引领种植,打造了“产、供、销”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这条完整产业链中,当地政府负责指导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从而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发展模式。 通过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建立起持久的、可内生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合作机制,恒大集团成功帮助毕节打造了西南地区的两大基地: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和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为贫困农户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人勤春早,织金县以那镇五星村蔬菜大棚里,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收西兰花。谁也没有想到,过去的“烂海田”,如今变成了菜园子。 过去五星坝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洪不畅,常年被水淹着,只能种田且收成微薄,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则无法种。年,恒大集团捐建蔬菜产业基地,完善了坝区排洪设施,修建了机耕道,建起了大棚。同时,还配套了育苗中心、冷库等设施。通过引进广州耀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种出的高品质蔬菜源源不断销往大湾区。
产业稳步发展,群众持续增收。正在采摘西兰花的村民李洪芬开心地算起去年的收入账:“基地务工每天工资元,一年收入将近3万元;3亩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地流转费元;有一个大棚确权给我们家,拿到分红元。比种地收入翻了10多倍。” 变了样的五星坝区,每年给户贫困群众的带来的分红就是90万元,给附近群众带来的务工收入超过了万元。 5年来,恒大集团通过打造产业链条,帮助20万户、70万贫困人口发展蔬菜、肉牛以及中药材、食用菌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恒大集团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纯种安格斯牛
在恒大集团的帮扶助推下,毕节蔬菜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种植规模居贵州第一。恒大集团引调并繁育9万多头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肉牛,改良32.3万头土种牛,助推毕节成为了全国最大种群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肉牛存栏规模跃居贵州第一。
探索政企联合帮扶模式 “一步步泥巴路,一家一户走/一根竹竿两只脚,蹒跚在山沟/不问前方路多远,希望在心头......”这是帮扶毕节五年,恒大集团扶贫队员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的精准扶贫之歌《乡间情》。 “在这里,走访人员常常从一户徒步走到另一户要三四个小时,爆胎、中暑、被野狗围攻、被蛇咬、遭遇塌方滑坡等等都是‘家常便饭’。”扶贫队员王长玉说,艰苦的环境反而让大家明白肩上担子之重,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做到精致、细致,来到这里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前进。 “恒大集团帮扶毕节,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恒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人组成的专职扶贫队伍,常驻乌蒙山区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 扶贫队员刘鹏说:“十多年前,我就读的高中走出的优秀校友徐本禹前往乌蒙山区支教,感动全中国。十多年后,我接过火种,到乌蒙山区扶贫,将这份使命延续。”
“在这5年多的倾力帮扶中,我们成功探索出了政企联合帮扶模式。”恒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恒大集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一起探索建立了政企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协商规划、通报进展、解决问题。 政企合作,是恒大帮扶毕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负责群众组织、项目审批、土地协调、基础配套、数据统计等,确保帮扶资源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企业管理团队发挥市场优势和高效执行的优势,负责项目建设、经营主体引进、协助运营管理等。政企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脱贫工作按计划保质保量推进实施。 在恒大集团的倾力帮扶下,毕节市多万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奋力攻坚,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下一步恒大集团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保留一支专门专业的队伍,常驻帮扶地区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后续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恒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一捧热土心里藏/希望乡间留/暖风吹开新画卷/满目是金秋......”巍巍乌蒙深处回响着那首温暖、奋进的旋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编辑王小婷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