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发于年4月25日《贵州日报》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年以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是毕节市发展规划蓝图的重中之重。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来,毕节市共投入教育资金.11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91.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96%。

五年来,毕节教育逐梦时代、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脱贫攻坚教育保障、东西部协作、办学条件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凝聚力量、跨越发展,教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角。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手段。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毕节市坚持把教育保障摆在首要位置,以脱贫攻坚统揽教育发展全局,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教育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可持续性作用,不断完善工作举措,精准构建教育扶贫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逐步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教育贡献。

用时五年,毕节市这份教育扶贫“成绩单”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入学,一个也不能少

只有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改变家庭的命运!

年9月16日,在纳雍县董地中学就读七年级的马丽辍学到浙江务工。得知这一消息后,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不管有多远、有多难,一定要坚决劝返复学!年9月19日,当工作组辗转千里找到马丽打工的工厂时,身体瘦小的马丽正在车间生产宠物绳,车间里充满了生油漆呛人的味道。经过工作组细心的开导,马丽又重返原本属于自己的校园。

为了保证每名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毕节市严格落实教育线和政府线控辍保学“双线包保”制度和“七长负责”制度,建立了从上到下的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毕节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清零、非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的工作目标。

——资助,一个也不能漏

五年来,毕节市认真贯彻贵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对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确保家庭困难学生不失学辍学。通过制定对应学段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保障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年以来,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万多人次,发放资助资金近44.9亿元;生源地助学贷款达59.6万多人次,贷款金额40.3亿元,有效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问题。

——让搬迁孩子有学上

“学校学生几乎是搬迁子女,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家长都特别安心。”黔西市锦绣学校校长洪亮说,黔西市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目前已有学生超过人。孩子们不仅能实现放学回家,也减少家长未能陪伴孩子成长的遗憾。

易地扶贫搬迁,是助推毕节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实困境中实现突围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毕节市举全市之力,加强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五年来,全市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所,共解决7.64万名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读问题。

此外,安置点配套学校公益专岗还优先从脱贫户中择优招聘安保、宿管、食堂、保洁等工勤人员余人,带动余户脱贫户家庭实现稳定就业。

汇聚教育发展力量

广州市援建项目——纳雍天河实验学校。

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毕节市人民政府签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年)》。年4月,毕节市教育局与广州市教育局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并开启了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穗毕两地教育系统即开始了真诚相待、密切联系的战略合作。

五年来,通过东西部协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一时毕节人,一生毕节情”的优秀挂职干部,对本地教师爱岗敬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广州到纳雍挂职教科局副局长被全校名孩子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的詹雯,自年到毕节纳雍挂职以来,多次主动申请延期,主动协调对接广州市天河区出资万元,援助纳雍县新建纳雍天河实验学校,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名适龄子女就读问题,并担任学校首任校长,成为广州毕节帮扶工作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聚焦交流互学,增强造血功能

五年来,毕节市累计选派了名中小学校长、名教师到广州挂职、跟岗学习。赴广州接受培训的校长、教师返回学校后需开展二级培训,分享培训、学习心得,并把二级培训作为评职称晋级的重要条件。充分利用广州优质资源帮助毕节培训教师5.7人次。积极争取广州市选派名骨干教师到毕节挂职、支教,其中2人任校长,19人任副校长。

——聚焦资源互享,强化组团帮扶

年,穗毕两地开启“组团帮扶”模式,由广州市组建七个团,每个团队3至5人帮助毕节打造7所学校(每个贫困县区一所),7个团队组长分别挂任受援学校副校长并同时挂任受援县(市、区)教育局副局长或局长助理,其余成员根据组团工作挂任受援学校相应职务,以便使其发挥所才所能,充分整合资源,把受援面在县(市、区)扩大,示范带动帮扶其他学校发展。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倾情关怀和大力帮扶下,七所组团帮扶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均有提升。

截至目前,东西协作“组团式”教育对口帮扶毕节基础类教育学校达所,互派校长、教师挂职或轮岗交流人次,培训教师人次,争取教育帮扶资金近3亿元。此外,全市15所职业院校以“一对一”及“多对一”的形式与广州职业院校建立了全覆盖结对关系,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

为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毕节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教育资金,全市财政教育投入逐年提高。

——集中力量抓办学硬件提升

走进威宁自治县石门民族中学,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干净整齐的校园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前老校区没有食堂,学生只能蹲着吃,校舍拥挤,两个学生挤一张床,操场是泥巴操场,一到下雨天户外活动根本无法开展……”石门民族中学校长李正东回忆起昔日校区时感慨地说。如今新校区的中央空调、“班班通”、浴室、热水器等设备覆盖全校,课间学生可以在铺着塑胶草皮的操场上嬉戏。学校旧貌换新颜,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石门民族中学从无到有的“蝶变”是毕节市努力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毕节市共投入教育资金.11亿元,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所,新增校舍面积万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达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生宿舍56万平方米、学生食堂31.25万平方米。新建12个班规模的社区(街道)幼儿园所、9个班规模的乡镇幼儿园所,改扩建山村幼儿园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新建36个班的城区小学47所,新建48个班的城区初中11所。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0所。建成特教资源中心1个。完成双山职教城一期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全市所有学校全面接入网络,网络带宽全部提速到M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室占95.46%,“毕节教育云”开通各类空间个。全市中小学新增教学设施设备.11万台/件/套/册,教学实验仪器值达18.9亿元。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设备价值达2.9亿元。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一座座教育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美丽的现代化校园。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

毕节市深知教师队伍对教育向“优、精、尖”发展的重要性。五年来,毕节市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壮大师资队伍,不断补充师资力量。

年,来自杭州的杨明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十余年来,利用微薄的工资帮助困难学生多人次,帮扶资金达10万余元,联系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帮扶物资累计达余万元,惠及学校30余所。

像杨明这样的“特岗教师”已然成为毕节市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扎根山区,为农村孩子送去知识、送去温暖,默默无闻地为毕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据了解,五年来,毕节市通过类似招聘形式,共补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人。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毕节市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依托“国培”“省培”项目大力开展校(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县(市、区)、校本培训,促进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年以来,共培训校长教师人次,培养市级以上名师人、市级以上名校(园)长34人、省级骨干教师人、省级特级教师9人、市级骨干教师人,建立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30个、市级以上校本研修示范校53个。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开展城乡帮扶,通过开展优秀骨干教师支教、帮扶研修活动等多种形式培训教师2人次。

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若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便无从谈起。为此,毕节市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下发相关行为准则,在全省率先开展师德师风示范校创建。截至目前,共创建师德师风示范校19所。

五年来,毕节市各级各类教师数量持续增加,教师思想道德和教育教学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毕节市各级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82.77%。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人,占专任教师数的34.5%。

推动人力资源开发

笑容洋溢在七星关区柏杨林阳光实验学校孩子们的脸上。

“如果没有国家资助,我不可能通过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也不会有自己开店的这一天。”

来自赫章县河镇乡一个小山村里的苗族男孩王学礼,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务工,由于自幼喜爱音乐,一人打三份工的他,一边打工,一边到琴房练琴,还到酒吧卖唱。后来扶贫工作队员劝返回来读中职学校,他勤奋好学,圆满完成了学业,并利用在中职学校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成功开办了属于他自己的“艺达乐器店”。

五年来,毕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率先发展、支撑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个优先”夯实职教基础

“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建设经费,优先保障政策支持。”“三个优先”让毕节市职业教育大步向前强势迈进。

年,毕节市按照“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共生共享”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金海湖职教城。

水天相接,鸟语花香,金海湖畔这一片职教改革的先行地和职教发展的新高地,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用地8亩。目前,已有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入驻。

在职教城这一“火车头”的带领下,毕节职教加足马力,向前飞奔。毕节市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为让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享受政策支持。全市现有贵州工贸职业学院、黔西市水西中等职业学校、织金县精诚中等职业学校及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等4所民办职业院校,初步形成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互补的多元办学的格局。五年来,毕节市投入职教建设资金48.5亿元。

——“四个坚持”提高人才质量

毕节职业教育以重内涵、提质量为抓手,“四个坚持”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毕节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校行、校企多元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川黔合作、黔渝合作、筑毕合作平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举办“毕节班”“威宁班”,扩大招生规模。扩大毕深、穗毕、黔渝、川黔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将部分生源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获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借助东西部协作,开展“2+0.5+0.5”“毕节院校+广州院校+广州企业”的三学段递进多元育人。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拓海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跨境电商学院,成为省内首个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院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越秀集团在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共建全省首家校企融合国际性酒店,融合国际化管理标准,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行业骨干力量和从业人员。

——创新发展加速扩容提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经过多年努力,毕节市积极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发展内涵,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显著提高,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市现有中职学校15所,高职高专5所,初步构建起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以金海湖新区职教城为发展中心,以各县(市、区)职业学校为基础节点的“1+8”职教区域布局。

累累硕果,催生新的动力。

展望“十四五”,毕节市职业教育将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发展方向,以“扩容提质、增值赋能”为主线,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新需求,为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站在新的起点,毕节教育再提新要求、谋划新格局,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实干作答,在“新”上寻思路,“实”上下功夫,“效”上要质量,把“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做深、做实,努力推动毕节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图片由毕节市教育局提供

邱世海张珍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悦月

编辑何雯

二审高纬时

三审李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