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
-11-:2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布利村距三塘镇政府4公里,辖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户人,其中贫困户63户人,海拔米。刚进村,只见山高坡陡,土地贫瘠,4个村落零星散落在大山之中,这让我深知以后的帮扶工作任务不轻。与同事一起座谈村子发展
开展工作前,我深知明确第一书记中心任务和工作职责,才能理清工作思路。于是找来有关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拿出帮扶手册,认真学习,做好笔记。至今民情日记本已记录了四个,每一个都像宝贝一般。有了责任,才会去思考工作方法和路径,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大局的烦心事、揪心事是取信百姓的方法之一。布利组有一条小河,四周住满人家,随处堆满生活垃圾,养殖粪便随意排放进入河中,污染极其严重。下游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河道填满污泥,生活饮用的水管几十根又安放在河道中,十分堵塞,河水只能改道,淹没了河尾巴大片庄稼,每当雨季涨水,下游一片汪洋,河道治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走访群众陈恩国
年九月,我通过召开群众会,做通群众工作,并回到到学校汇报此事。学校投入资金元,请挖掘机帮助疏通河道多米。施工那天,整个河道路边占满群众,大家脸上都充满笑容,喜气洋洋。年轻的小伙还帮忙清理水管,年纪大的帮助协调各种工作,三天,就完成疏通工作。同时又把大麻窝组,屯边组两个组毁坏的沟渠等进行疏通,得到了布利村老百姓的称赞。今年雨水较多,很多地方都发生洪涝,布利村没有发生一起地质灾害,年年被淹没的河尾巴,今年粮食还获得大丰收。每次到布利组,他们都说我为他们做了一件几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大好事。以后只要是村里安排的工作,群众都积极支持。 不忘初心,真情付出,真心帮扶特别困难的农户,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布利组的贫困户陈恩国,今年42岁,父亲去世多年,母亲改嫁,本人患有多种疾病,四十多岁还没有成家,家中一贫如洗。年国家帮助解决了50平方米的危改房,家里除了一间床外,可说是家徒四壁。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帮助他补齐各项短板:并为其接通自来水;将其家里重新刮白;购买花胶布,钉上顶棚,安装玻璃;购买简易衣柜,吃饭桌子,厨具,床上用品等,让他终于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召开群众会
年,还为其申请临时救助元,申请公益性岗位保洁员,每月增加收入元,加上低保金,种植洋芋等,年收入达到一万多元,今年顺利脱贫。像陈恩国家同样脱贫的群众还有很多。村里的一些群众不时还会“嫉妒”地说;“毛书记对你们真好!”
为群众整理床上用品
去年7月11日,我村在贵阳务工的张生洪一家,因租住房屋垮塌,除小儿子张伟外,张生洪及妻子,两个女儿,4人全部罹难。骨灰运回村里时,四口棺材摆在一起,悲惨至极。骨灰要在天黑之前入殓,村里会装棺的人很少,即使懂一点的也因害怕不敢伸手。我和大麻窝组已经70多岁的王发仁老人一起,把4人的骨灰按照当地习俗在天黑之前全部入殓。在场的群众对我说:“想不到毛书记还懂这一手。”后事处理结束后,周围的两个村子的大部分群众都认识了我,在路上碰上还能叫上一声,都说我是用真心、真情帮助群众,听后心里乐滋滋的。我在布利村,只要老百姓有红白喜事,我都把自己当作村的一员去帮忙,把自己融入百姓之中,与他们打成一片。
为群众发放物资
在村里,我主动作为,对工作从不推诿,能够做的,尽量做到完美,抓党建,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很活动,抓产业就业,抓合作社、抓安全,抓环境卫生,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亲力亲为。驻村帮扶故事很多,感动自己的也很多,需要自己去克服的困难和去创新的工作同样很多。只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情付出,真心帮扶,布利村将会和全省一道全部脱贫,一道进入小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 整理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