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清晨,还有些许凉意,在织金县阿弓镇吊井村烤烟种植基地,村民毛陆友早早起来吃好早饭,带着前一天约好的邻居十余人,来到自己的烤烟地里开始除草。

站在烟叶地边,放眼望去,满地的小烟叶正在奋力向上生长,田地间白色的地膜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绿意。

远处,绿色的烟叶与绿色的树连在一起,好一幅绿色的生态画卷。“一片烟叶在地里生长。一月消杀育苗;二月播种入池,间苗补苗;三月苗期管理,烟田起垄;四月适时移栽,查苗补缺;五月中耕培土,防虫防病;六月打顶抹杈,合理留叶……”说起种植烤烟,今年33岁的毛陆友轻车熟路。

毛陆友也算是吊井村的老“烟民”了,“自记事起,家里就在种烤烟,只不过那时候没这么有这么多亩。”边说,毛陆友扬起锄头,将前面的野草除去,又弯腰将烟苗上发黄的叶子摘掉,放在苗的根部,锄头挖起一些土,将草和叶子盖住,然后向前趟了一步,又重复起刚刚的动作来。

旁边来帮工的妇女拄着锄头,吐了一口气道,笑着说:“毛老板今年种了70亩,够他忙的啰。”毛陆友抬头看了那妇女一眼,也笑了笑接过话说:“去年工作一天块,今年就涨到了,一年下来,你们挣得多了,我就少了嘛。”“耶……你毛老板在乎这点小钱哟!”其他人听到毛陆友说到工资,开始他打起趣来。毛陆龙嘿嘿笑了两声,埋头专心干起活来。张朝明的烟地与毛陆龙一路之隔,他家的烟苗看上去长势不错。

“靠路边的都要好点,照顾起来更方便。”张朝明靠在自己的摩托车上,指着远一点地里烟苗说:“你看,那些地方的差一起,今年天气影响比较大。”“烟苗种得再好,也没得他养娃有成就感。”吊井村村委会书记毛远涛从自己的小轿车上下来,羡慕地说。张朝明望着毛远涛,说:“支书来了。”两人对视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他家四个娃都在贵阳念大学,大姑娘好像在贵州民族大学念研究生,对吧?”毛远涛拍了拍张朝明左肩,笑着问。

“嗯,支书说得没错,要是没种烤烟这点收入,怕是这些娃娃今天就跟着我来干活路了。”张朝明望着烟苗地说。“种植在村,基地在社,增收在户,把农户嵌在烤烟产业链上共同致富”的背后,是阿弓镇吊井村多年来持续打造富民烤烟的缩影。与吊井村相隔约7公里的金鱼村似乎更内敛,把忙碌都藏了起来。

刚进村,就看到黑色的大棚将这个村唯一平坦的小坝子给覆盖,金鱼小河弯弯曲曲,围绕着大棚向村外流去。走进大棚,几个村民正在大棚里互相配合,一人将拿着锄头在垄上挖好坑,另一人马上将菌棒放进坑里,然后掩埋……

“他们正在栽种白松茸。”贵州农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曾强介绍说,“我们在阿弓镇金鱼村和乐丰村承包了个大棚,去年的羊肚菌已经卖出约60万元。”“从摘羊肚菌开始,我们便在这里做工,一天工作8个小时,10块钱一个小时,每天现发工资,大棚就在我们寨子里面,离家也近。”阿弓镇金鱼村村民车启刚说。

为了让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群众不断增产增收的致富产业,阿弓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阿弓镇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引进贵州农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合伙发展羊肚菌种植。

“我们采取的合作模式是由合作社与公司共同出资,公司占60%,合作社占40%,群众的收益来源于土地入股的流转费,以及他们的务工费和分红,通过这个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织金县阿弓镇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理事长高垚介绍,羊肚菌的价格稳稳地维持在高位,干货更是达到了每公斤到元。与公司合作种植,由公司负责收购,不仅价格高还不用愁销路。

“除了烤烟、食用菌的种植,阿弓全镇‘一坝三片八套餐’农业产业布局已逐步形成。”阿弓镇党委书记周坤介绍,一坝是指坝区主要以稻油轮作示范引领,大田片区以发展烤烟辣椒产业为主、吹聋片区以发展食用菌为主、阿弓片区以发展水稻、油菜及短平快的精品蔬菜为主,倾力打造“八套餐”主要是一粒生态有机米、一粒早熟油菜籽、一朵食用菌、一个辣椒、一粒大豆、一个马铃薯、一粒玉米、一片烟叶。

如今,阿弓镇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共同奏响“农民富、产业兴、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曲。

通讯员:钟高钰

总监制:刘依恋

监制:黄洋洋

编审:杨鹏

编辑:周劲

投稿邮箱:zjxwmcbzyfwd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