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高文璨,年7月,我由毕节市织金县人民法院调任到珠藏镇任职副镇长,并成为镇下派帮扶干部中的一员。我负责帮扶一心村的22户贫困户。初到一心村,我既被其美丽的风景所吸引,也为一心村偏远的地理位置、落后的交通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贫乏的土地资源感到忧心。说实话,由于此前没有脱贫攻坚相关工作的经验,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我心里很是忐忑。回到家,我不断思索,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和知识,同时,在村支两委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我对走访了所负责帮扶的22户贫困户,详细了解每户贫困户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对其中一户贫困户李孟友户印象特别深刻。李孟友家的旧房李孟友户是年识别的贫困户,家里只有李孟友和其母亲二人,李孟友今年接近40岁,依然没有成家,和母亲二人住在老宅里。老宅只有60个平方左右,是由石木混合搭建的房屋,墙体已经多处外扩、张裂,很不安全。房间里黑漆漆的,杂乱不堪,炉灶、锅碗和床都挤在一间屋子里。我很惊讶,这样的房子还能住人?我当即对李孟友说:“孟友,你家房子怎么没有参与危房改造呢?”听见我的话,李孟友说:“房子是我家的老房子,我父亲去世的时候给我说,让我守好老房子。”“但是现在房子很危险了,你和你母亲住在里面风险太大,你不为你考虑也要为你母亲考虑下啊,老人劳累了一辈子了,修个新房子,也让她享享福嘛,再说,有了新房子,你也好说个媳妇不是?”我回道。  谁知,任我再怎么说,李孟友就只是摇头,连话都不和我说了。无功而返,让我很是纳闷、也有点生气,怎么还有这么倔的人。回到村委,大家对李孟友家的情况都以苦笑回复。苦笑归苦笑,问题还是得解决,住房短板是硬伤,如果解决不了,李孟友家无法如期顺利脱贫。一番商议后,我觉定,先把危改指标申请下来,我们再去给他做思想工作。李孟友家的新房很快,危改指标批复下来了,危改加三改资金共元。谁知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孟友后,他还是不答应,讲得多了,他就直接不理我。这样反复几次,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无论如何,房子必须建起来。”我在村委对大家说,于是,我们直接找了个施工队,在李孟友家老房旁边建起了新房子,并同步实施三改。“你们修你们的,我不会去住的。”李孟友看着进场的施工队说。期间,我又多次联系其亲友来一起劝解他,给他讲解政策。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虽然李孟友还是没有松口,但是态度比以前好多了。一转眼,到了11月,新的房子、厕所、厨房、圈舍都修好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李孟友和母亲搬到新房子里住了,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都值得了。回到村委,我心中再次盘算起来:住房、医疗、饮水都没有短板了,收入也达标了,吃穿也都不愁了,这下,脱贫没有问题了。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编辑周睿编审王璐瑶王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