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
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
「本文来源:天眼新闻」8月,走进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一排排皂角树依山连绵铺开,枝头饱满的皂角随风轻轻摇曳,待到成熟,这些皂角将给当地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织金县各个乡镇的村民素来有种植皂角树的习惯。过去,山上野生的皂角树,织金人只用来洗头,大多数皂角无人问津。小皂角如何成为村民的“摇钱树”?挂满皂角的枝头来到猫场镇皂角产业园,工人们有的在熟练地剥去皂角籽(也称皂角精)的皮,有的在分拣皂角米……黄澄澄的皂角米晶莹剔透、色泽诱人。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是猫场镇皂角产业园里一家皂角加工企业。“皂角米放水浸泡膨胀,在加热后胶质呈半透明,味道香糯润口,是广式糖水中的一味常见用料。”织金县皂角产业商会会长、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谢伟介绍,用加工好的皂角米熬炖的糖水,富含胶原蛋白和膳食纤维,消暑消火,消食开胃,深得人们的喜爱。品质好的皂角米能够卖到多元一斤,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谢伟介绍,皂角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皂角加工企业还需要大量人力对皂角米进行剥皮加工。当地的村民除了销售皂角的收入以外,还能进入园区上班、务工挣钱。如今,在猫场镇,三两妇女围坐在一起剥皂角米的场景随处可见,村民钟甜甜就是其中一员。工人剥出一粒粒黄橙橙的皂角米“剥皂角米就像剥瓜子一样,上到七十岁,下到十岁,都可以来剥。”钟甜甜说,剥皂角米灵活方便、不受时间限制,平均下来每个月剥皂角米能增收近0元钱。绿了荒山富了百姓,截至目前,织金皂角种植面积达5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皂角种植基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年产值超4亿元。年9月,“织金皂角精”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如今,全县形成了以皂角、蔬菜、食用菌(竹荪)为主的三大农业产业。此外,还建成三甲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园区、马场大陌智慧农业园区、猫场皂角加工园区、中寨云贵高原“扶贫水”项目,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鲁毅编辑徐然编审王璐瑶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