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庞立业,是贵州省工商联派驻织金县桂果镇果底村的第一书记。年11月至今,已有三年的驻村生活。

期间,我十分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做到胸有成竹、目标明确,为扎实开展好驻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作中,我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守初心、担使命”,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切实为群众解决生活生产困难和问题,走访群众余人次。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和群众座谈会,集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我患有脊髓炎,常受病痛所折磨,但工作中我从不懈怠,积极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走访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及时掌握村各方面情况。着重分析该村贫困户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帮助制定帮扶方案和措施。在大排查和全面核查中,开展扶贫工作疑似漏评、错评和错退等相关工作,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及时整改。认真梳理群众意见,多次接待群众来访并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月认真开展走访贫困户工作,特别是结对帮扶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中,我尽心尽力、团结带领村支两委推动工作开展。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以产业项目带动发展,帮扶贫困户增收脱贫。选好本村优势产业,鼓励竹荪种植,通过专业合作社种植竹荪面积8.33亩,覆盖贫困户11户;积极推广经济作物猕猴桃种植项目,扩大种植面积40亩,覆盖贫困户11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分散种养殖:养牛36头,补助资金14.4万元,覆盖贫困户32户。二是积极实施帮扶项目。积极向所在单位省工商联争取帮扶补短板资金,在省工商联及县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筹集61.万元资金带动贫困户发展。具体有:教育资助入户帮扶12户,解决学生读书困难;房屋跑风漏雨需维修2户,解决住房安全;铁皮垃圾箱购买12个,解决环境卫生;新建卫生公厕2座,解决群众方便困难;发展种植蔬菜,提高贫困户收入;道路修建2条,解决群众出行困难;赠送生活用具21户,解决家徒四壁问题。每一项帮扶均严格按照群众大会议定、全村公示、项目监管、项目验收等程序进行,工作得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果底村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靠种点水稻、洋芋、玉米等为生,没有什么经济作物。前几年外出打工盛行,有两位年轻人在外学得猕猴桃栽种技术,回村后在村里开始栽种,刚开始举步维艰。   年底我带领村委经过多次讨论需要发展一种经济作物,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带动农户发展,大家推荐种植猕猴桃由支书罗义来带头干。他把一片荒山流转过来,通过学习、融入资金、购买种苗、组织栽种、打枝叶、除草、追肥、授粉,三年下来终于见到了成果。年收获猕猴桃1万斤,销售收入6万多元。   年10月10日在省工商联和桂果镇政府的帮助下启动了电商平台——织金电商驿站果底村电商服务站。通过我的推广,现电子商务服务主要销售往广州、北海、新疆、四川等地,销售收入在0.8万元以上。现在种植猕猴桃的贫困户有6家,都得到了不小的收获。通过猕猴桃的种植,也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近务工的问题。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

编辑刘诗雅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