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 一年来,贵州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持续推进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治理等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擦亮民生“底色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轻轻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哗啦往外流。家住铜仁市思南县瓮溪镇汤家坝村的村民曾正荣伸出双手,捧起干净的自来水,清澈的水流从指尖穿过,让他兴奋不已:“过去我们喝的是望天水,水清水浑全看天,哪像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一年四季都安全!”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一家造纸厂内,当地务工人员正在封装卷纸。(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许多百姓从喝浑浊水到如今喝上放心水,得益于贵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统筹协调,综合采取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加快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全省81个项目县处工程建设如期推进。目前,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面完工,建成工程处,基本实现全部通水,受益人数.54万;累计到位资金23.87亿元、完成投资23.87亿元。 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诉求?贵州以实际行动来作答: 这一年,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3万个;开工建设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个;全省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置隐患里程公里。 这一年,筑牢“两不愁三保障”民生底线,建设所公办幼儿园、50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5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建设50所“强基”工程中等职业学校;为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免费发放营养包;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8.3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万户。 这一年,社会保障水平“步步高”,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万人,强化40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建设城乡养老机构设施个、精神康复社会福利院5所,新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设施个。 这一年,“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全省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3万户、农村公共卫生厕所个、旅游厕所个、城镇社区公共卫生厕所个。 贵州重点发力农村公路、教育扶贫、培训就业、住房保障、环境治理、“厕所革命”等十件民生实事,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达.33亿元,超年度计划1.5%。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提升民生“成色”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贵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稳步向前,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脱贫底线筑牢筑实! “以前家里基本没什么经济来源,年村里发展茶产业,我就到茶叶基地里务工,每个月多块钱的工资,现在经济收入有了保障,日子正在一点一点好起来。”来自独山县凤汝村苞谷寨的贫困户陆绍粉说。 “我们精心发展的林下种植食用菌,口感好,品质高,产品供不应求,天天有客户打电话来要货。”在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乐平村,平坝区群益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晓龙告诉记者,今年基地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食用菌亩,产值将达万元左右。
4月9日,在贵州省七星关区碧海阳光城易地扶贫安置区,小孩子在接种疫苗。(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年,贵州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让“八要素”得到进一步落实。全省茶叶产量40.1万吨、产值.2亿元,辐射带动贫困群众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食用菌产业已累计带动全省5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引领广大山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现在的生活是越过越有盼头了。”凯里市旁海镇旁海村贫困户陆光碧告诉记者,年8月通过就业扶贫政策,他被聘任为消防巡逻员后,既不耽误做家里的农活儿,每年还有元的工资。 石阡县龙井乡檬子坳村贫困户郭志香的丈夫因心脏主动脉夹层出血去世,欠下59.07万元的医疗费用。但是,她并不需要为医疗费发愁。“要不是有医疗兜底,我不知道还能能有什么办法还上这么大一笔钱。”说起贵州医疗扶贫政策,郭志香满是感激。 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样样涉及百姓根本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全部涵盖,件件超额完成。 贵州督促各地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多渠道搭建平台促就业。截至年11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8万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83.74万人。 解决义务教育焦点堵点问题。截至年11月,贵州省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从4月份的人大幅减少至人;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范围,发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7.09亿元。 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配套衔接的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对罹患36种慢性疾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健康管理。 谋群众之利,务民生之实。如今,民生工程已成为贵州社会发展的大品牌、政府工作的大亮点、联系群众的大纽带。 调好民生“气色”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没有高质量发展,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要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发展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
4月24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幼儿园,孩子们正在开展课外活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尚宇杰 摄)
每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都会面向全省公开征集民生实事意见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各牵头单位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另一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征集意见,贵州更是将征集内容扩大化,涉及扶贫开发、公共教育、医疗服务、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养老助残、生态环保、食药安全、文化体育、科技信息等方面。 “1+7”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全省年度“1+7”民生工程目标任务53项,总投资.50亿元,年度计划到位资金.5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2亿元,项目涵盖脱贫攻坚、教育提升、促进就业和创业、健康贵州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社会保障兜底、城乡危旧房改造、环境整治和公共安全等方面。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贵州始终将民生工作作为检验人民幸福指数的考核目标,让每一个群众都真切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贵州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向人民交上一份有温度的高质量民生答卷,助力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编辑 邱胜
编审 李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