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方网」
致敬!他们扎根乡村,以星星之火点燃学生们的梦想......
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
助千余名贫困山区女孩圆大学梦;
他扎根乡村20年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
“90后”乡村教师每天步行8公里
接送孩子们上下学……
他们默默耕耘
为孩子们照亮未来
今天(9月10日)是教师节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扎根深山,
不负韶华。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
(“七一勋章”获得者)
用生命燃灯,照亮山区女孩前程。
张桂梅的故事并不让人陌生
她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
山区女孩口中的“张老师”
今天是教师节,
然而这一天对张桂梅来说并无不同
也是她陪伴自己学生的“寻常日子”
张桂梅陪伴学生练操(来源:央广网)
沿着华坪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
红黄色的大铁门上
挂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标语
这里便是华坪女子高中
自从来到华坪教书
张桂梅发现
班上总是男生多女生少
张桂梅认为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
在很大程度上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于是她暗下决心
“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帮助山里的女孩子们。”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
张桂梅想尽了办法
年
张桂梅把自己获得的所有奖状证书都打印出来
摆在昆明街头“募捐”
5年间,她经常被误解
被骂是骗子
但她从未放弃
直到年
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在北京开会时
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
把她办女高的梦想传播开来
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万元
帮她办校
如今,华坪女高在当地已颇有影响力:一本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位居丽江市第一。
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
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
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
尽管已经64岁
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
张桂梅依旧还是拼命工作
10多年来
张桂梅翻山越岭
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
共接收近名农村女孩入学
她一遍遍劝说家长:
“上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
上了大学我们也会帮忙。”
学校老师们都知道
她最爱唱《红梅赞》
爱看《红岩》和歌剧《江姐》
她也把党章和红歌带进学校
张桂梅认为
高中阶段是信仰塑造的关键期
红色基因的传承
关乎孩子心灵的塑造
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
我内心非常满足,
她们将来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张桂梅说起学生,露出欣慰的笑容
的确,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
都以张桂梅为榜样
能吃苦、肯奉献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好的青春
“得到足够的爱,
他才会照亮别人”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张鹏程
(河南省最美教师)
他是个“80后”
却因为头发已灰白被孩子们称为“校长爷爷”
他让这所原本只有不到30个学生的
乡村小学保留了下来
并垫资14万元开办幼儿园
让村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完成基础教育
今年
他被评为“河南省最美教师”
又到一年开学季
张鹏程继续身兼数职开启多种技能
投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他的身影,
也是众多乡村教师的缩影。
9月6日
是二郎庙小学的开学第一天
张鹏程除了校长身份
还身兼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
不但如此
到了课间,张鹏程立马变身“保育员”
学校有余名学生
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有些孩子,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父母
张鹏程记挂着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
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有些孩子年龄太小
刚开始住校不适应
他就一个个哄着入睡
他的心愿,如人父母:
只想让这些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健康长大
张鹏程说
自己的父亲也曾是这所小学的代课老师
“他希望我们走出农村,
多学知识,做一个有用的人。”
但张鹏程仍选择回到农村做乡村教师
他说还是为了自己的初心:
我热爱教育,也心疼留守儿童
农村的孩子总要有人管、有人陪。
“我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也曾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他小学一、二年级时只能考20、30分
其他留守孩子也是这样
这让我坚定要回来教书。”
今年中考
张鹏程的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
张鹏程说
这些孩子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无论他们将来
从事任何职业、到任何岗位
都需要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沟通能力、端正的三观
“他没有得到过阳光,怎么照亮别人,
没有得到过爱,没有体会到更多的温柔,
拿什么爱社会、爱他人。”
扎根乡村,
播撒希望的种子。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春天的伏牛山,满山遍野披上绿装
位于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小学校园里
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书声琅琅
校长张玉滚正在给六年级的孩子们上课
这样熟悉的画面
在张玉滚的人生中已经重复了20个年头
山还是那座山
孩子们送走了一届又一届
而张玉滚始终坚守在这里
“您看,校园里焕然一新
孩子们有了全新的塑胶跑道
如今,学校有12位任课教师
“每位老师都住上了
一室一厅一卫的教师周转房……”
课间时
张玉滚带着记者参观崭新的现代化校园
对校园设施如数家珍
“学校六年级也办起来了,
教师们干劲儿可足了”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
望着眼前这一切
张玉滚常常会不自觉地想起
以前的黑虎庙小学
那时与现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年8月,眼瞅着开学在即
黑虎庙小学老校长吴龙奇犯了难:
算上返聘的,依旧还有两个班没有老师授课。
正当火急火燎时
老校长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人
赶紧挎上一篮鸡蛋赶去张玉滚家
恰好碰见张玉滚在收拾行李
准备和同学一道去南方打工
“玉滚啊,你是我的学生,
得帮个忙暂时顶一下!”
老校长软话说了一箩筐,张玉滚左右为难
为了打动张玉滚
接下来几天
老校长每天都往张玉滚家里跑三趟
后来,老校长换了“套路”:
“咱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
你好歹跟我去学校瞅一眼再说,
是走是留,我不拦你。”
跟着老校长
张玉滚推开当年自己用过的教室门
映入眼帘的依然是
“旧桌子,旧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孩子”
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
那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吗?
张玉滚鼻子陡然一酸
他的心被深深击中了
21岁的小伙子,一言九鼎:
“老师,啥也不说了,俺不走了!”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这是张玉滚的口头禅
这些年,张玉滚自学完成了大专所有课程
现在每天晚上还在挑灯夜战
自学本科课程
“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
爱是最长久的坚守
张玉滚爱学校、爱教育、爱孩子
这种爱未必回肠荡气
却充满感人的细节
课桌椅坏了,他来修;
校舍破了,他来补;
学生们需要的各种物品,他去挑;
有的孩子没有餐费,他自己掏腰包垫上……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志告诉记者
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
但20年来资助的学生却有多名
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这些山村教师
扎根在贫瘠闭塞的小山村
平凡而又坚忍
为乡村教育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高高擎起教育的火种
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责任在肩,
何妨路远。
——云南省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双山小学教师彭有兴
每天清晨6点多,天蒙蒙亮
彭有兴在鸡鸣声中推开学校的大门
沿着学生上学的路线跑步到营仓村村口
等学生们三三两两的汇聚成一小队之后
挑选出一个领队学生带领队伍出发
护送一小段后
又返回村口组织下一队学生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双山小学
地处乌蒙山脉的大山深处
年,25岁的彭有兴作为特岗教师
来到双山小学任教
双山小学的数百名学生主要来自
龙场镇双山、营仓两个村
学生们从村里走到学校需要沿着公路步行许久
乡村公路上不时穿过的车辆
村民们放养的黄牛
都是孩子们安全上下学的“拦路虎”
为了确保学生安全上学
彭有兴主动担起了接送学生的责任
“吃早餐了吗?”
“带伞了没?”
“有车来了,大家注意往里面走一点。”
乡村公路上,彭有兴的声音不时在队伍里响起
跑动着组织一批又一批学生安全前行
平均每天都要护送上百名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
两年的时间
彭有兴已经跑出公里的路程
作为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彭有兴本来以为自己
会像许多同学一样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当接到负责教授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时
彭有兴倍感压力
他拿出所有精力,边学边教,边教边学
从一个“门外汉”很快成长起来
双山小学校长杨平告诉记者
经常见到彭有兴模仿着上课的情况练习教学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他用努力和成绩
获得了同事及学生家长们的认可
目前
除了担任双山小学的语文老师
彭有兴还担任五年级班主任
负责五年级的体育、音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教师总数已经达到.97万人
而其中
全国约万名中小学
(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专任教师选择扎根基层
为乡村播下希望
约万名乡村教师扎根基层:
“这里,就是我另外一个家”
三尺讲台,挥洒汗水。
一腔热血,播种希望。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央广网、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编辑:卫宜斐、小能手、安通
审稿:张海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