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也是实现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目标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彰显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残疾人这一最困难群体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残联组织开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秋冬季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网中国残疾人频道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外宣平台,特策划“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专题,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报道我国22个重点省(区、市)的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进展、特色经验、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讲述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的中国故事,向世界讲述助残脱贫的“中国方法”。
中国网讯(记者郭颖慧)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同时也标志着全国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地无三里平”是贵州的真实写照。同时全省沿边地区约90%的县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其中,贫困残疾人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生活之苦、行动之困、就业之虞、护理之难,让他们成为最弱势的群体,也成为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
久困于穷,冀于小康。面对“贫”“困”交织的贫困残疾人,多年来,贵州针对残疾人脱贫攻坚的短板、弱项和难题,创新“攻坚战法”,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残疾人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基础工作更加厚实,残疾人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贵州省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贵州共有残疾人万,其中持证残疾人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有45.72万人,已脱贫41.44万人,脱贫率超90%。
大数据改善“小生活”破解生存难题
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大数据”是关键。对此,贵州建立全省残疾人动态数据监测平台,实现与民政、扶贫、教育、住建、社保等8部门数据比对或共享,准确掌握各地区未脱贫残疾人情况。
同时,为了提升残疾人脱贫工作的精准度,确保残疾人应享尽享,不落一人,贵州残联积极推动落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主动协调民政、财政等部门,将未脱贫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同时实现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首次提标。对于残疾人残疾医保执行标准也进一步规范,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
截至目前,贵州39.9万残疾人已纳入城乡低保,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6.2万人。34.4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36.7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2万名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4万名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参保率达到%。
此外,贵州省残联还以多种形式鉴定,并为残疾人提供暖心服务,推动建档立卡残疾人证办理“清零”。各县残联将排查的疑似残疾人群众,集中到各乡镇流动办证服务点进行集中评定。针对行动困难的人员,入户上门开展鉴定服务。一些有条件的县还采取网上申请、送证上门全流程服务,优化办证流程,提高了办证效率。让他们足不出户、人不离家即拿到证件。
创新增收“新模式”破解收入难题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对于残疾人言,就业蕴含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自信、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据了解,贵州各地残联结合残疾人不同残疾类别,积极开展盲人按摩、聋哑人义齿加工等特色培训和岗前培训。同时,对于有能力创业的残疾人,贵州各县残联根据创业户的不同规模和类型,每户每年给予资金扶持,助力残疾人家庭创业增收。
“之前没有固定工作,偶尔干些农活,主要靠低保生活。现在好了,自己有了一份稳定工作,比干农活轻松多了,可以自给自足,还能补贴家里。”来自习水县仙源镇大獐村的肢体残疾人罗维琴通过残疾人辅助就业基地就业,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坊
罗维琴的脱贫生活只是众多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纳雍县张家湾镇二道河村二级肢体残疾人洪孝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成为村里劳动保障协理员,实现了增收。江口县鱼良溪村先天性肢体残疾人杨正玉,通过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增收。还有织金县三级肢体残疾何恩荣,通过他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创业梦……
截至目前,贵州已创建残疾人扶贫就业示范点个,扶持1.73万户残疾人家庭或残疾人创业,31.25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残疾人扶贫车间
如何为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打开新路径?这是贵州又一思考的问题。“通过使用就业扶贫资金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入股经济实体,建立残疾人与经济实体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一次收入、持续受益的良性循环”,首创探索出转股分红增收脱贫的新模式。
据了解,入股对象为开展转股分红的农村经济实体所在村(或乡镇)全部持证的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据了解,截至目前,贵州共投入资金多万元,在个贫困村开展转股分红形式,共帮助1.17万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获得分红收入不低于元。
石阡县年度转股分红大会
除此之外,贵州省积极抢抓东西扶贫协作机遇,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产业就业示范基地等,促进残疾人实现快速增收。
提供集中照护托养破解照料难题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如何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地区的难题。
贵州残联创新提供照护托养服务,通过采取集中托养、居家照护和日间照料的形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个人护理、居家保洁、康复护理、人文关怀等服务。通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减轻残疾人家庭成员负担。
江口县鱼良溪村“黔馨家园”集中托养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该托养基地配置了护理保健室、文体活动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食堂、宿舍等场所,对重度残疾人进行结对帮扶。
“黔馨家园”集中托养基地
据鱼良溪村村支书杨再炼介绍,该托养基地主要是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为他们提供照护托养,实现了“托养一家、解放一家、脱贫一户”。
推进易地搬迁安置破解生活难题
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万人,搬迁规模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其中搬迁人口有残疾人9.6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8.81万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又一个缩影。
“住的都是土房子”“用水需要去井里打水”“山路一点儿也不好走,下雨都是泥”“周边没有市场,买东西需要下山”……这是曾经居住在隆兴镇滨江村肢体残疾人杨明龙一家的真实写照。而如今,杨明龙的新家——习水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一幢幢新房整齐划一,宽敞的马路、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公安派出所、生活购物超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社区卫生室、幼儿园等功能室和服务场所一应俱全。
习水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
不仅如此,贵州还积极推动安置点环境无障碍和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就业、就学、就医,建设康复服务站、社区托养机构、扶贫车间、基层组织,助推安置点残疾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几乎每天都会过来,这里会有很多娱乐活动,跟大家聊聊天,非常高兴。”今年63岁的肢体残疾老人覃智芬,是石阡县大沙坝乡邵家寨村村民,自年搬迁到石阡县集中移民安置点平阳社区后,除了天天来到旁边的阳光幸福家园活动外,还通过前期筛查、体检、测量等流程,在县残联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假肢的安装。
……
年决胜脱贫攻坚,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黔贵大地徐徐展开,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在这里变得越来越真实、可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