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工青妇品牌创建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促进搬迁群众实现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近日,织金县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紧盯“志愿织金,奋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工作定位,联合各乡镇(街道)新文明实践所和新市民·追梦桥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助力春耕、志愿帮扶、志愿采摘、志愿清扫等文明实践活动,助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深入推进。
做好环境卫生服务牌,提升群众获得感。小康不小康,环境算一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硬指标。中寨镇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助推环境卫生提质增效。充分利用每月召开的镇村干部职工大会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在镇村主干道张贴宣传标语、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发放文明宣传手册等方式,对环境卫生进行宣传,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同时每月村(居)组织群众召开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制定激励机制,对评选出的卫生星进行挂牌和发放资金及礼品作为鼓励;在茶店乡洞口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长正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志愿者们带着扫帚、铁锹等工具,对辖区内道路沿线进行拉网式排查,扫除落叶、塑料袋、铲除泥巴,确保不留死角,提升乡村“颜值”,增强群众获得感。 做好爱心服务牌,提高群众幸福感。推进新市民·追梦桥服务工程,整合多方力量是关键所在,将合力、动力、毅力有效融合,撬动社会多方力量,探索动力-实践相互作用,以动力助推实践,在实践中汲取动力,持续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作。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为补齐各项短板,志愿者首当其冲,在牛场镇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新市民·追梦桥志愿服务队通过对群众“大走访”、大排查,针对贫困户家中条件简陋的,进行及时补短板,把贫困群众急需补齐生活物资短板的进行造册登记,充分发挥“工青妇”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补齐困难群众生活短板。4月17日,在织金县政协委员爱心委员会会长罗洪发动员下,1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走访慰问了搬迁农户陈兴明、刘洪友,并为他们送去了价值现金元的生活物资。
罗洪发表示:“此次短板物资的发放,既是一份爱心,更是一种鼓励,是按照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攻坚要求,针对贫困户家中条件简陋的,进行及时补短板,希望贫困家庭能克服困难,艰苦奋斗。
做好感恩服务牌,提高群众归属感。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服务牌”。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脱贫攻坚夜校”,构建“青年之家”平台,线上组建了“新市民·追梦桥”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