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张德洲又一次回到了家乡。在村口的停车场,走下了车的张德洲,右手拎着一袋糕点和一件新买的衣服,左手拎着一袋水果,向邱德珍老人家里走去。
门开了,看见邱德珍和孙子都在屋里,张德洲说:“叔娘,您老的身体还好嘛。我跟您家俩奶孙带来了点吃的。跟小孙仔买了件衣服。”说完,张德洲将水果和糕点递到了邱德珍老人的手上,再把新衣服给老人的孙子穿上。
“德洲,我的身体好得很。你是个大好人啦,一直都记到我家俩奶孙,经常跟我家送好吃的来,太感谢你了。”邱德珍笑着说,立即转过身子,面向孙子,“孙儿,快谢谢张伯伯。”
“谢谢张伯伯,我有新衣服了!”邱德珍的孙子嫩生嫩气地说。
清镇市站街镇坪子村二组的邱德珍老人,已经85岁了。家庭的不幸,曾经让老人十分伤心。老伴已去世。四年内,三个儿子,相继离世。只有幺儿留下了个6岁的儿子,和邱德珍相依为命。看着这个一老一小的特殊家庭,张德洲心想,没得劳动力去耕种和管理土地,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日常开支,还有老人孙子上学的费用,自己就要负责起来。于是,张德洲走进邱德珍家里,和老人商量:“叔娘,把您家的土地租跟我,别人家土地的租金是一亩一年块钱,您家的土地租金,一亩一年,我出块钱。伯妈,您看,行不行?”
“德洲,你是个大恩人,一心要照顾我家俩奶孙。你给我家土地的租金,是别人家的两倍。只有憨包和不晓得好歹的人,才不会把土地租跟你。说好了,从今天起,我家的6亩多土地,就租跟你用,等以后孙儿长大了,他如果要用土地,你就还给他。如果他不用,你就继续租。”知恩图报的邱德珍,下定了决心。
自那以后,张德洲每次回到坪子村,都要专门买水果或糕点,送给邱德珍俩奶孙,还随时、地给邱德珍零用钱。除土地租金外,张德洲每年给邱德珍和其孙儿的费用,都在万元以上。“从小学到中学,孩子读书期间的费用,我负责。如果他有能力,考上了大学,我会一直帮扶到底。”从张德洲的身上,邱德珍祖孙俩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张德洲家住清镇市站街镇坪子村,现任贵州清镇锦上添园林绿化公司董事长,是清镇市第六届政协委员,任清镇市工商联副主席。
在农村,张德洲种过土地,卖过蔬菜。年,张德洲外出学习汽车修理。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通车后,年,张德洲在清镇庙儿山开办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店。10年里,他带出了70多名徒弟。年,贵阳市南供电局清镇分局建设,张德洲的汽修店被征用,他便将修理店搬迁到原国道(贵阳至毕节高速公路通车后,降级为省道)旁清镇望城坡发展。他还从事过煤炭、矿石贸易,经营过汽车零部件和二手车买卖。年,张德洲“改行”,从事苗木培育和绿化种植。因此,张德洲和妻子陈英自费前往湖南、浙江、成都、重庆、山东聊城等地,学习苗木种植技术。年,张德洲注册了贵州清镇锦上添园林绿化公司,任董事长。
截止目前,张德洲实施了青岩古镇、惠水濛江大道、关岭关索镇纳泥村及安顺大西桥镇下九溪人居环境改造、清镇半山壹号、12号路、矿山植被恢复等绿化项目20多个。有了经济实力后,乐善好施,成为张德洲心甘情愿的“小事”。年以来的26年间,张德洲用于慈善事业的资金,超过了万元。
站街镇坪子村菩音大寨,是养育张德洲长大的地方。直到年,连接公路和菩音大寨的,仍然是一条1多米泥砂小路,路面坑坑洼洼,崎岖不平,除了能够通行马车外,摩托车等其他车辆,几乎难以通行。当年10月,张德洲回到菩音大寨,组织村里外出务工的20多人,集资修路。张德洲带头捐资0元,并带领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建进寨路。其他人纷纷出资,共收到捐款1万多元,均用于购买钢筋和水泥。一个多月内,修建了5座小桥、1米至3米高的堡坎多米和4米宽的进寨毛路。年8月,政府出资,硬化了进寨路。
道路修通后,菩音大寨的村民,逐渐购买各类车辆。村寨前,不算宽的道路,经常堵车。了解这一情况后,张德洲出资3万多元,协调了多平方米土地,硬化成了停车场兼晒谷场。此后,村里的孩子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
在菩音大寨,从寨里到村前的水井挑回一挑水,往返路程超过了米。数十年间,50多户多村民,都是靠肩膀,挑水过日子。后来,村里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逐渐增多,各自的家里,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加之每年冬春两季,井水枯竭,村民用水困难。在外创业的张德洲,每隔两三天,就必须回到家里,挑满水缸,让父母用水无忧。
“经常回家挑水,不是长久之计。万一有事外出十天半月的,父母遇到用水难题,咋个办?那些年轻人不在家的老人和孩子,不能没得水喝。”张德洲经常思考着这个问题。
年,张德洲出资30万元,修建一口6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请专业人员打了一口深达多米的水井,安装了多米供水主管,报装了一台变压器,架设抽水用电,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问题。
村民用上自来水后,张德洲和村民组长商定,安排一名村民负责管理,水费按每吨3元的标准收取。除去电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每年年底,水厂的结余,平均分给组里70岁以上的老人。
在张德洲的心里,村里人遇到的大大小小困难,自己都要帮一把忙。年8月,坪子村一残疾村民的女儿,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家人欢天喜地。但是,很快,其家人的脸上,马上“晴转阴”,个个心事重重。家里无钱供女儿上大学,女儿的前途,可能会毁在“穷”字上。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时候,张德洲走进了他家,拿出了0元钱,送到村民手上,说:“兄弟,姑娘有本事,考取了大学,应该祝贺。你家里有点困难,不要心焦。以后,我会继续资助,让姑娘读完大学。”
乐善好施的张德洲,诚心扶危济困,不仅针对坪子村,他还常常把手“伸”到其他地方,温暖着困难群体。在清镇市站街镇、新店镇、流长乡等地,许多困难家庭以及困难家庭的大学生,都得到过张德洲的爱心资助。
坪子村40多岁的村民老范,父子俩都是残疾人,其妻已离家出走,家庭生活困难。年春节过后,企业复工,张德洲专门安排并“特殊”照顾老范到自己的企业务工。老范每天的工资收入是元。
年8月,贵阳市首届社会组织“筑城公益汇”活动启动,到如今,活动已经举办三届了。每一次,张德洲都带头参加,并组织清镇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清镇市暗流小学、站街镇坪子村、流长乡大岩小学、新店镇等地学校和特困户家里,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年,张德洲带领非公人士,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募集资金25.45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帮贫困户建新房、慰问清镇市特殊学校及部分乡镇学校。
按照清镇市工商联轮值副主席一年一换的规定,年,张德洲担任了清镇市轮值副主席。张德洲组织陈玉英、田国胜等非公人士,共筹集到资金50多万元,开展“八一”慰问老兵、学校师生及看望城乡贫困户等活动10多次。
贵阳市工商联组织家非公企业,走进织金县,开展帮扶活动。清镇市的张德洲及彭政荣、唐秋桐、吴长津、谢庆荣等非公人士,积极参与。每人帮助一个村。张德洲在织金县猫场镇大田村,发挥自己的特长,实施产业帮扶,种植花卉苗木,通过“三变”模式,推动规模化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主战场上,反哺农村,帮助发展,张德洲奉献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心。“这么多年,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以后,我要一边经营好自己的企业,一边继续做慈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张德洲如是说。
耀家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