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如期答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赶考卷”,实现六类基层干部“全覆盖”,毕节市统筹各级力量,通过“五坚持五做到”,按时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推动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走深走实。截至6月10日,全市新时代主题培训班共举办期,共培训干部人,完成率暂排全省第一。
01坚持政治统领、服务大局,
做到思想与行动并重。
突出“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主标题,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两大主题,结合毕节实际,合理设置培训班次,提高主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一是高位推动“定调子”。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干部能力提升工作,要求加大对换届后干部的精准度培训。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批示、亲自协调、亲自督促。分管部领导通过“落实一份计划、建强一个阵地、开发一批精品课程、用好一批示范教材、储备一批优秀师资、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点”的“六个一”举措,明确目标、凝聚共识、共解难题。
二是科学布局“搭架子”。压实县(市、区)组织部长责任,采取协调会、调度会、座谈会、发函提示等多种形式共商共议,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破解工学矛盾难题,狠抓培训任务落实。
三是结合实际“压担子”。组织部门统筹,会同党校、政法、民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高校等部门,围绕“双10门”主修课程+N门特色课程提供师资课程保障,全市开发课程门,储备师资名,打造现场教学点29个。市委党校大力加强教学点质效提升,采取“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点”共促模式,委托“一基地两教学点”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
02坚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做到守正与创新并举。
市县两级“一盘棋”一章谱、9部门“一家人”一起拼、各级各部门“一条心”一起赢,整合利用各种培训资源,聚才智、集众智,力求守正创新,确保培训任务稳中向好。一是“多方联动”助推主题培训“大步走”。在强力推进主题培训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把疫情防控、安全培训和学风监督“同时抓、同步推”,构建“市委组织部抓统筹、县委组织部重落实、承办单位压责任、卫健部门强保障”的工作格局,明确四方权责,压实各级职责,确保培训任务安全有序。
二是“多部和声”奏响主题培训“大合唱”。采取“市级领唱+县级齐唱+部门、乡镇二重唱”形式,各级各部门共同奏响主题培训“大合唱”。截至3月底,提前完成市级重点培训任务,共举办16个班次,培训县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组织委员、村(居、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驻村干部等基层干部人。截至5月底,举办全市县级普遍培训班次共个,其中县级组织部门牵头办班47个,委托部门、乡(镇、街道)办班个,共培训基层干部人。
三是“多措并举”画好主题培训“施工图”。指导县(市、区)用好平台资源、用活培训方式、用实送教师资,探索形成了一批经验。如金沙县“3个一”案例教学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实效,大方县“3个精准”抓好主题培训补训工作。
03坚持分级管理、分类实施,
做到任务与质效并行。
立足基层干部履职培训需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出“10+N”课程设计理念,助力提升基层干部“八种能力”,确保培训任务与学习质效兼收。一是加强时间管理,划分任务节点。抢抓“黄金3个月”,分阶段谋划任务节点。3月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重在谋划部署;4月份“狠抓重点、增比进位”,基本完成县直部门一般干部和乡(镇、街道)一般干部“两类一般干部”培训;5月份“化散为整、合而为一”,全面推进“6类人员”培训,基本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加强任务管理,区分地域特点。加强实地调研,优化班次管理,在摸底数、列清单、建台账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主课堂+分课堂”“大班+小班”“线上+线下”“主办+委托办”“分类示范+资源共享”“时间整合+地域整合”等培训模式,强力推进培训进度。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攻克监督难点。建立学风督导工作机制,落实严管学习纪律、严格请假制度、严格结果运用,市级组建10个学风督导组,负责县级分课堂学风学纪巡回督导,县级学风督导组分区包片负责,建立课堂跟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04坚持干而论道、务实管用,
做到责任与担当并肩。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聚焦基层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