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因群山阻隔形成了“文化千岛”的奇特景观,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大省和非遗大省。这里世居苗、侗、布依、土家、彝等少数民族,拥有85项(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国家少数民族村寨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个。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贵州擘画了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动力和路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贵州民族文化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保护和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在这里渐成风气。

贵州省织金县平远古镇展示的部分非遗产品。资料图片

把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   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翠里瑶族乡的高华村,鸡犬相闻中传来“嘣咚、嘣咚……”的阵阵鼓声,原来是一群孩子正学习着瑶族长鼓舞。“长鼓舞是我们瑶族文化的魂。”赵成阳是鼓师也是村支书,他介绍,“以前村子到县城开车都要两个多小时,连外出打工都是困难的,发展更是谈不上。从瑶族文化入手,我们找到了发展道路。”   如今,高华村把瑶族长鼓舞和瑶族药浴融合发展,不断收获成果。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已有60户人家完成药浴间改造、17户办起农家乐,村民的收入成倍增长。长鼓舞也从文化变成了产业。   漫长的岁月里,独特封闭的环境为少数民族文化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场所,原生文化的形式和状态得以保存,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得以保留。上千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生活。   “我坚信,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使用才是最好的发展。”苗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禄颖同时也是贵州松桃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公司董事长,她认为,只有将技艺转化为产业,才能确保苗绣的生存与发展。   年12月龙禄颖组建松桃苗绣团队,最初只有3个人,如今已有多名从业者。通过一系列培训,农村留守妇女和返乡农民工熟练地掌握了技能,绣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苗族群众致富的头脑也活了,发展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强了。“我认为真正的脱贫,不只包括生活变得富裕,还包括人们都有机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勤劳实现自我价值,把苗绣这一指尖上的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形成富民强省的产业。”龙禄颖说。   说起指尖经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宋水仙更是把水族马尾绣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带进了世博会,带出了国门。黔东南州三都县的马尾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宋水仙还成立了马尾绣产品研发生产基地,让越来越多的水族妇女走稳了指尖上的致富路。   “虽然我们都不是挣钱最多的,也不是读书最厉害的,但我们是最积极最认真的‘奋青’,我们要去证明厦格青年是最有朝气最有力量的团体。”说出这番话的是黔东南州肇兴县厦格村的侗族青年画师兰才生。   年兰才生辞去广州的设计师工作回乡创业,将当地充满民族特色的村落、鼓楼、民族服饰、头饰等元素融入绘画产品中,很快打开了市场。年,他放下景区核心区的生意,组织厦格村返乡大学生联合创建厦格村非遗扶贫工坊,发展民族文创事业,带动厦格村旅游建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年初,借助同步小康工作队和外来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兰才生的工坊开展了民间民族艺术展览、公益研学培训、非遗扶贫生产车间、旅游休闲体验等多个项目,带动村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餐饮的发展,同时为村里留守儿童募捐图书,建设了厦格村图书室,为乡村留守儿童开启了一扇知识之窗。   目前,贵州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代的非遗传承人。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的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身着苗族盛装,手捧竹编工艺杯,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这位不到20岁就开始创业的苗家妹子,在传承和发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同时,将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黄金”。年,她的公司通过村集体扶贫资金入股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宋水仙正在创作刺绣作品。资料图片

推动古镇文旅结合延伸发展   前不久,位于贵州毕节织金县的“深山集市”又如约而至,在该县的平远古镇里,来自大山深处的非遗文化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集市上不仅有苗族刺绣,还有本地手工艺人现场创作,他们展示织金蜡染、砂陶工艺,传统手工艺在此焕发生机,助力都市读懂大山。   这个非遗集市来自北京依文集团和织金县在平远古镇打造的文化项目,它注重在文创产品中加入手艺人的故事,引导新型文化消费观念,同时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方式,将民族非遗和时尚融合,让更多民族手工文化传承者与设计师、艺术家共同创造,让织金的民族美学以新的姿态与都市消费者相遇。   以往,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主要载体。随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让非遗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关键。为此,贵州省着力给传统古镇、旅游小镇、移民小镇赋予民族文化要素,让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古镇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和非遗手工艺,推动古镇文旅结合延伸发展,实现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他们广泛深入收集整理彝族文化、奢香文化等民族文化元素,通过与创意设计深度融合,建成了蜡染、禅茶、漆器、民族服饰、山地百货等文化主题馆,推动奢香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精心办好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日系列活动,大型灯光秀、民族美食节、民族民间民俗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斗鸡、斗鸟”传统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他们还结合周边宣慰府、奢香博物馆等丰富旅游资源,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年,奢香古镇通过文旅结合延伸发展接待游客52.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   “在苗寨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纯手工银饰的制作,看到老师傅把银条一点点打成银饰,非常神奇,这样的民族文化非常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发扬。”来到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贵阳游客宋女士说。   闻名遐迩的西江千户苗寨拥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现在已经发展为西江镇。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有余栋吊脚楼,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示苗族人民生活状态与习惯的民俗窗口。这里的百姓对蜡染、刺绣、银饰制作、吊脚楼营造技艺等耳濡目染、视如珍宝。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点非遗手艺,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制作独特的苗族传统工艺品。   目前,雷山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15项,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6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9个。年,该县全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37%和11.31%。   后坝是贵州省麻江县的一处扶贫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结合移民主要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该县建立了后坝非遗创意工坊,扶持和鼓励群众传承和利用民族文化手工艺。如“育家人”工坊以枫香印染、刺绣等手工工艺制作开发文创产品,风格独特,游客可以到店体验刺绣、枫香印染等,刚开业不久的“育家人”就接到了大批量的订单,实现了“非遗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民族文化留住故乡味道”。   如今,后坝移民非遗工坊已经发展成为集培训、生产、加工、展示、体验、销售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创业小镇,既可以娱乐,又可以学习。自开业以来,参观的游客和慕名而来的学艺者络绎不绝。

侗族琵琶歌艺人在贵州省从江县周末非遗扶贫集市上一边展销非遗产品,一边表演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

开拓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业   年,贵州终于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如期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时期和年贵州实现各项社会经济目标的关键。   如今,贵州省提出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优势的文化旅游业,“旅游产业化”被当作推动发展的“四个轮子”之一。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认为,贵州的旅游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非遗传承中。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的核心,抓住了非遗“传和承”的主体“人”或“人群”,就抓住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牛鼻子”。   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展潜力巨大,不仅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为乡村长远发展留住人才,也能通过传承、创新形成新的产业,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壮大乡村经济,带动脱贫致富。为此,贵州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旅游让许多非遗产品进入市场,给非遗带来了活力和生命力。非遗的活力需要靠市场带动,要想更好地传承非遗,应该适当地进行资源化、集中化发展,进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   近年来,贵州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做好“文化+”融合发展,支持50家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打造5个以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智慧旅游等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来贵游客的人物画像,利用大数据提供场景服务,进行消费者到企业反向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企业跟进、数据支撑的宣传促销机制,重点面向中高端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波说:“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贵州涌现出一批非遗创业者,他们组织群众参与非遗产品设计、销售、经营,探索非遗和旅游结合路子,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建议社会各界聚焦民生领域,推动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非遗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等,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活动各环节,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旺起来。近年来,贵州正努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尤其注重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探索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发展新路子。   特色文创盘活古老村庄   “从没想到,曾经养家糊口的手艺,竟然这么受欢迎,小镇给了我们展示技艺的平台。”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从事鸟笼生产的手艺人杨雪亮所说的小镇,叫丹寨万达小镇。杨雪亮在小镇里办起了丹笼工艺发展有限公司,“丹笼”是小镇里7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丹寨县曾是贵州的深度贫困县,但当地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汇集了苗族蜡染、古法造纸等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非遗之乡。年底,万达集团与丹寨县签下了包县扶贫协议,丹寨万达小镇便是此次扶贫项目的重要部分。小镇位于丹寨县的东湖湖畔,占地多亩,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侗少数民族文化为内核,集多种文旅元素为一体。   走进小镇,身着苗侗盛装的青年组成迎宾队,男的吹芦笙,女的唱祝酒歌,游客一下子被带进了民族歌舞的海洋。据了解,这些青年不少曾在外地的民族特色酒店表演民族歌舞,小镇给了他们在家乡就业的机会。   迎宾歌舞是民族文化的“小菜”,“正餐”则是大型苗族歌舞情景体验剧《锦秀丹寨》。该剧“以丹寨苗族锦鸡传说为蓝本”进行提炼,讲述“娜悠、岜尤的忠贞爱情和苗族史上伟大的迁徙之路。”场面壮阔,气势恢宏。   丹寨县扬武镇排倒村的杨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蜡染的代表性传承人。她创办的蜡染专业合作社,覆盖了6个村寨,在她的多名社员中,涌现出一大批蜡染名匠。如今杨芳蜡染馆入驻了丹寨万达小镇。小镇把散落在深山里的民族文化精品集聚起来,串珠成链,形成了集聚优势。   “一些非遗传承人不太懂营销,也没有实力进行推广。”万达集团负责经营小镇的团队打出“到丹寨就是扶贫”的口号。同时,他们邀请一线演员等名人为轮值镇长,每位镇长都以自己的方式对外讲述一个关于丹寨的故事,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   目前,丹寨万达小镇共有3个非遗小院、52个非遗店铺,非遗项目主要有苗族蜡染技艺、鸟笼制作技艺等,演出类的有锦鸡舞、芒筒芦笙舞等。从业人员近人,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小镇搭建的平台将丹寨县的手工技艺展示出来,盘活了农特产品,构建了“非遗+文创+农特产+电商”的产业链,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丹寨非遗文旅产业集群。   目前,小镇周边的旅游资源陆续得到开发,龙泉山、高要村、排廷瀑布、卡拉村、清江村寨等新景区人气满满。以前的茶叶没有品牌,现在有了“丹红”“丹绿”等一批品牌农产品,农旅开始融合,蓝莓、中草药、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工业从无到有,引进一批工业项目落户。   年,小镇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72.07亿元,解决了个稳定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名、间接带动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收。   走出侗家年轻一代的幸福路   讲述人:贵州省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总经理陆永江   我出生在贵州省黎平县永从镇上寨村。我们村侗族文化底蕴深厚,女孩子从小就学侗族刺绣,可是我年幼时因火灾造成右手手指不能自然伸直,失去了学习刺绣的机会。我母亲是寨里的刺绣师傅,寨里年轻绣娘经常到我家跟她讨教刺绣。母亲在传授别人刺绣技巧时,我便在一旁用心听、用心记,然后偷偷躲在房间里学习。   年,23岁的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当老师。进入学校后,我发现很多孩子没心思上学,36个学生中有26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中基本无人管教。这让我陷入沉思:想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必先解决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但家乡没有产业,学生的父母们不得不外出打工,家庭成员都不能常在一起,教育无从谈起。于是,在家乡发展产业的想法在我脑海里萌生。   年,母亲被查出癌症,她怅然地说:“我的绣花针就要掉了。”母亲的遗憾深深刺痛了我。我决定重拾幼年没学完的侗刺。因为手的原因,当地有名的刺绣师傅都不肯收我为徒。可我不放弃,在一位师傅家住了半个月,寒冬腊月里,我每天给师傅家砍柴、洗衣、做饭。最终,刺绣师傅被我打动了。针法、图案、配色、构思……不知被针扎了多少下,熬了多少夜,我终于学会了侗家的12种刺绣。   年,我从银行贷款30万元,再加上变卖的首饰,我开启了自己的侗族刺绣产业之路。随着聘请的绣娘越来越多,大家互相交流,技艺也越来越精深,我的绣坊产量提高了,质量也越来越好。   为打开市场,我决定去北京卖绣片。年,我们三姊妹背着绣片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从没去过北京的我们,一下车就迷失了方向,于是在火车站广场摆起了地摊。一位路过的老奶奶告诉我们:“小姑娘,这里可不好卖工艺品啊!你们要找到游客,才能找到销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卖掉了10多块绣片,挣到了0多元。那可是我开办刺绣坊以来的第一笔“大买卖”!   除了做好刺绣,我还把刺绣与时尚接轨,我研读时尚杂志,随时同80后、90后年轻人沟通,及时把握时尚动向,让刺品接轨市场需求。我往往自己先试用,觉得好再制作产品给顾客。   年以来,我利用贵州大数据这条“快车道”,在黎平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再通过在全国各地参加展览、比赛,签约到不少商家。如今,我在黎平县已开设了7个刺绣坊,吸纳0多名绣娘从业。刺绣坊不仅增加了绣娘们的收入,还传承着侗族的传统文化。我还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在乡村振兴大潮涌起的年,我把刺绣和当地茶业、桃园、康养生态、文旅相结合,走非遗文旅的特色产业之路。我还成立了黎平县彦婷温度基金会,帮助更多的乡村留守孩子完成学业。虽然我们没有走过雪山、草地,但是我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走出属于侗家年轻一代的幸福之路。(吕慎采访整理)     作者吕慎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劼   编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