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
这是织金融媒体中心记者按照县里安排,下沉到猫场镇龙场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后,对他和他的战友们一天工作的记录,或者说是一幅基层抗疫的速写素描。
记者告诉我们,在写作中,他不能用华丽的文字来书写,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卡、巡查、宣传、按照镇抗疫指挥部的安排,给村民们做核酸检测……周而复始。
他也说,在写作中,他尽量用平静的情绪来叙述这一天的故事。
01日升9月16日,凌晨4点半,猫场镇龙场村第一书记程焕江便准时起床,准备前往村里的6个卡点,检查卡点志愿者在岗情况。毗邻两个村出现了核酸检测异常人员,“这个时候,更不能有一丝丝松懈。守土有责,不能让我们村失守啊。”和他一同被闹钟叫醒的,还有村主任助理吉龙,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俩没有回过家,就睡在村办公室的沙发上。村委会以前的四张床,全部搬给了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六名驻村医护人员。稍作洗漱后,吉龙打开电脑,开始进行前几轮核酸检测的数据统计。28岁的他,从山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先后换过几个工作,今年7月,他来到了村委工作。“本来是准备一边在村里工作,一边准备参加招考的。疫情发生后,彻底打乱了所有的规划。现在是一门心思扑在抗疫上,保住我们村的安全。”村支书孙艳看着大家憔悴的样子,赶忙烧水给大家煮了几个鸡蛋。“疫情发生后,大家说我是女同志,就让我在村委留守,负责大家的后勤保障工作。”时针指向了5点,村里不知谁家的公鸡开始打鸣,伴随着一声声鸡叫,天开始亮了,太阳也慢慢升了起来,大伙忙碌的一天开始了……02日央村第一书记程焕江今天的日程有点忙。上午,他要去各个卡点巡查人员值守情况;中午,计划和村委副主任杨进波去龙场组,进行场地消杀;下午,和村卫生室的医生上门给青龙组行走不便的农户送药......35岁的他,自从从去年6月选派到龙场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便一头扑到村里的工作上。一年多的时间,他已成为了村里的一份子。每天对卡点进行巡查,已经成为了龙场村委干部的日常。这一圈走下来,要两个多小时。村里的6个卡点,由村民组长和村里的“十大员”牵头负责,多名村民自发承担起值守的任务。疫情来袭后,村民之间瞬间扭成了一股绳,邻里之间彼此互相提醒、互帮互助。“许多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多年长的村民,还主动承担起了最难熬的后半夜的卡口值守任务,村里10多天来,还没有发生一起村民走村窜寨的现象。”下午4点,他接到镇里指挥部的指令,去镇里协助劝导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作为去年县公安局下派驻村任第一书记的一名民警,他的从警经历在非常时期显得更加重要。“疫情不退,我也不退”。接到镇里的指令后,程焕江熟练地穿上了防护服。在村民举报有人聚集的冲头组,杨进波和县融媒体中心下派工作员杨光宇,叫来了村民组长冯志学,三个人在村里走了一圈,村里静悄悄的,很多村民仍然还在睡梦中。“我们找个高处看看。”杨进波说。这名41岁的苗族汉子,肤色黝黑,身手矫健如豹,他攀上路旁的一个石崖,爬了上去。“这里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有村民在地里聚集干活,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村里值守的村支书孙艳,打扫完村里的卫生,清理完生活垃圾后,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接下来,她要给6名医护人员准备今天的菜谱。“准备给他们做野生菌炖土鸡。鸡是村里自己喂的,野生菌是家里的存货。”支援村里的6名医护人员,有3名是回族,为了照顾她们的饮食习惯,她每天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挖空心思地想办法让医护人员吃饱、吃好,“他们这些小女娃娃,为了支援咱们村的抗疫,离开父母来到村里,我就想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好。”吉龙今天主要的工作是巡山。下午2点,吉龙来到了村里一个叫“坪子上”的地方检查卡点。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镇里“硕果仅存”的几个低风险区,龙场村虽然目前还没有筛查出核酸异常人员,但吉龙也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村的村民防疫意识非常强,是不会出去的,但就怕其他村的村民跑进来。”他说。03子夜“指挥部紧急通知,今天晚上各村进行第七轮核酸检测。”晚上11点25分,村委工作群里,发来了工作提示。伴随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