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贵州省妇联在全省扎实开展“兴调研强服务促落实”行动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工作专题调研。省妇联班子成员带队,率机关处以上干部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9个市州30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查看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围绕妇联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挖掘实践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提出对策建议,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夺取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
▲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玲率队到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贵定县、都匀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调研
▲省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培芝率队赴贵阳市清镇市、开阳县以及安顺市西秀区、镇宁县、紫云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调研
▲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龙丽红率队赴黔西南州兴义市、册亨县、兴仁市以及普安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相关工作调研
▲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蒋耘率队赴黔东南州天柱县、锦屏县、黎平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调研
▲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杨静率队赴铜仁市碧江区坞坭社区和响塘龙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调研走访
▲省妇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月蓉率队深入遵义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调研
▲省妇联副主席肖勤率队分别到六盘水市水城县董地街道新桥社区、陡箐东关社区和毕节市织金县、七星关区、赫章县等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省妇联联合省生态移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强妇建助发展”工作的通知》,坚持党建带妇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联工作全覆盖。各级妇联结合实际,从妇联的组织建设,妇女的家庭生活、创业就业、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维权关爱等作出安排部署,出台工作方案。
今年年初,省妇联安排妇女儿童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加强省级“妇女之家”建设,要求在同等条件下易地扶贫搬迁点“妇女之家”可优先申报。同时安排80万元专门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妇联组织建设。
清镇市站街镇搬迁安置点:聚力女性志愿者展现巾帼新面貌
“我们将枫渔小区妇女和临近村中热心公益的妇女同胞以及其他女性志愿者等集中起来,深入搬迁群众家中,帮助搬迁群众适应新生活。”清镇市站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枫渔小区妇联主席余萍说,每栋楼都推荐了2-3名优秀妇女组建妇女小组,主要负责楼栋卫生巡查、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在工作中也不断吸纳优秀妇女加入妇联,壮大基层力量,提升妇联生命活力。
“截止目前,站街镇完成移民搬迁户人,共建立妇女儿童之家1个。”余萍至到安置点工作以来,充分发挥村(居)妇联主席的联系纽带作用,加大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妇女的维权工作,加强与派出所、上级妇联等单位的联动,采取协调矛盾的方式帮助妇女维护合法权益。目前,共帮助4名妇女通过维权脱离家暴家庭,协调家庭矛盾纠纷18起。
妇女之家以“文明实践日·相约星期三”为契机,利用镇级讲习所、小区图书室组织搬迁妇女深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暴法》等法律法规,围绕扶贫、民政、计生、卫生等方面相关政策、文件和实用技术,开展“妇女大学习”活动12次,切实提高妇女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为发展致富注入新的动能。
巾帼志愿者深入搬迁群众家中,手把手教大家使用日常卫生设施,并帮助残疾人、体弱多病者清理室内卫生、归置家具物品,联系医疗卫生部门开展志愿服务等,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妇联组织妇女参加技能培训班
“之前,小区停水,我们的志愿者自掏腰包为困难群众、老人购买矿泉水送去家中。”余萍说,小区还组建搬迁妇女文艺队伍,并在小区成功举办“清镇市站街镇8月健身气功展示暨全民健身活动”“清镇市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主题巡演选拔赛”等,增强搬迁妇女及其他群众归宿感和幸福感。
“枫渔小区现有妇女有人。我们利用社区培训室、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文化讲堂、SYB创业培训等平台,组织搬迁妇女开展各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文明礼仪、公民道德、劳动技能、创业知识等内容培训。”余萍介绍说,截至目前,共举办家政、厨师、护工、缝纫、手工艺品等培训6期,并推介学有所成的妇女到附近企业、服务部门务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枫渔小区组织搬迁困难家庭儿童活动
近日,妇女之家又组织在家妇女开展手工活动,让需要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妇女也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下一步,站街镇将对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架构三清单”相关要求,从搬迁为主转入以做好后续工作为主,从解决“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切实抓好安置点妇女工作。
平塘县克度镇搬迁安置点:引导创业与就业打造
“天眼妇女之家”
克度镇马鞍社区是“中国天眼”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点,是为服务保障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和运行,从“中国天眼”核心区内移民至克度镇新区依山而建的。现已安置户人,入住率达到90%,其中,妇女人,留守妇女人,残疾妇女11人。
“近两年来,在社区妇联的牵头带领下,我们组织妇女参加刺绣、藤编、平车、厨师、八音弹唱、酒店服务等培训,并引导鼓励她们到社区企业、中国天眼迎宾馆、三天旅游公司等进行就业或帮扶她们自主创业。”马鞍社区妇联主席杨小美介绍说,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成立了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真心诚意地去服务辖区群众、帮助辖区妇女解决难题,获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认同,为有效推进社区妇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藤编厂为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肖芳摄)
在工业园鑫音服装厂内,整齐划一的缝纫机在女职工的手中快速的飞转着。“这家服装厂的老板就是附近金科村的人,返乡创业后,不仅自己改变了家庭的贫困状态,还招收了几十名妇女到工厂就业。”平塘县妇联主席肖驰说,服装厂还为安置点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计件付工资,同样是在工业园内的藤编厂也为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
在工业园内,巾帼手工坊、微工厂、扶贫车间安置搬迁群众上岗就业,连60岁的老人、妇女和轻度残疾人也能通过手工操作培训,足不出户就业增收,形成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有载体、自主创业有扶持的劳动就业格局。
服装厂缝纫岗位全部招收女职工
黔南妇联副主席石蕾介绍说,克度镇安置点环境优美和谐、配套设施功能齐全,妇女之家为妇女、老人、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幅提升了搬迁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90%以上的搬迁群众发生了从“外来客”到“主人翁”的转变。“克度镇因有FAST望远镜而著名,素有‘平塘天眼’之称。中国天眼迎宾馆坐落在“天眼”景区内,是克度镇对外窗口人流最多的地方,我们准备将妇女之家建在宾馆大厅,不仅服务本地妇女同胞,也为来旅游参观的女性游客提供帮助。”
黄平县旧州镇搬迁安置点:建阵地树家风争做时代巾帼
走进旧州镇冷水河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宽大的操场、绿意盎然的小区环境让人心旷神怡。集老人活动中心、儿童之家、亲子阅读室等为一体的社区中心配套设施齐全。
冷水河社区儿童之家
“社区‘小桔灯’书屋深受大家的喜爱,就连70岁的奶奶来参加活动后都说感觉很温暖。”冷水河社区妇联主席杨琳琳说,书屋以“读一本好书、帮一个困难孩子、扶一个困难家庭、筑一方脱贫志气”为理念,积极推广亲子阅读理念。目前,已募捐到书本余册,开展亲子故事会、集体生日会、妇女圆桌会等活动7场。
冷水河社区儿童之家开展“6.1”儿童节活动
冷水河社区现已入住户,人,其中妇女人,儿童人。为服务广大搬迁群众,社区共设置有“党务、卫计、社会事务、合医社保、综合治理、就业服务”6个窗口。
“社区推荐有劳动力的人外出务工,现已涌现出一批优秀外出务工代表。”杨琳琳说,为了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寻找致富路径,社区以“社区+工厂”的模式助推扶贫帮困搬迁群众,留守的也能够在社区工厂找到合适的岗位。
社区妇联组织搬迁妇女参加技能培训班
社区妇联组织依托妇女之家,组织社区妇女开展锦绣计划特色培训班,主要从事手工和家政培训。通过培训同贵州省巾帼龙头企业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契机,实现了手工制作品的订单+公司+农户的模式的利益链接模式。同时再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出资4万元帮助社区成立了恒靓劳动服务公司,帮助社区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就近就业。
“社区还通过县妇联邀请杭州花东城餐饮有限公司到社区开展女性专场招聘,邀请杭州酵素培训老师进行了酵素制作培训,帮助居民减少生活成本,绿色生活。”杨琳琳介绍说,每逢三八、端午等节日都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帮助社区家庭提升归属感、幸福感。
社区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
社区妇联还立足脱贫攻坚实际,创新开展了脱贫扶(智)志大V讲堂,邀请县领导、全国劳模、励志导师、创业精英等到社区开展讲座,讲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创业经历,通过自己的故事来感染社区群众,增加贫困群众的脱贫智慧,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每季度开展“最美家庭”评选,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最美家庭代表,举行家风宣讲会,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
铜仁市万山区搬迁安置点:帮助搬迁妇女
“抱团发展”实现居家就业
为顺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群众因搬迁带来变化的新情况,铜仁市在条件成熟的旺家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社区妇联并创建了“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心理咨询、课外阅读等服务。
“这栋楼修建之初是办公用的,现在装修完后将为搬迁群众服务。目前已创建平方的‘锦绣坊’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开展多期培训。”万山区妇联主席陈红梅介绍说,3月份,区妇联联合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在旺家社区举办了为期8天的“锦绣女”刺绣培训班,并宣讲了全国“两会”精神。6月份,又举办了为期10天的“锦绣女”骨干培训班。“目前正准备开班为期75天的强化培训班,从骨干培训班中选取较为优秀的16名学员进行提升培训,然后直接安排在锦绣坊就业。”
旺家社区“锦绣坊”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
“锦绣坊还为搬迁户家庭免费提供上门刺绣服务,让更多的搬迁妇女实现就近就地创业就业。”陈红梅说,妇女之家组织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在安置点以“公司+妇联+农户(搬迁户)”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提升手工技艺、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等方式,帮助搬迁妇女通过实施锦绣计划、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实现居家就业。
“儿童之家除了开展‘四点半课堂’‘亲子阅读’等活动外,还对安置点的困境儿童开展‘花蜜行动’救助,对贫困儿童实施生活救助,对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予以资助。”陈红梅说,区妇联联系企业爱心帮扶,组织困难家庭儿童参与户外拓展训练。在旺家社区免费为40户搬迁家庭的孩子提供为期45天的全脑开发教育培训,提高搬迁家庭孩子们融入新环境带来的学习压力。
旺家社区“锦绣坊”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
“为让搬迁家庭孩子也能享受到国家扶持政策,我们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国奶扶贫工程’项目,每灌奶粉减免近元的现金,减少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开支。”陈红梅表示,将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全力打造搬迁家庭的“温暖之家”。
通过调研发现,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标,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开展系列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下一步,省妇联将根据此次调研情况,列出工作改进清单,逐项推进落实,强化安置点妇联组织建设,加强妇联服务阵地建设,帮助安置点妇女发展,助推妇女尽快适应城镇社区生活,帮助安置点妇女创业就业,让广大搬迁妇女群众感受“娘家人”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作出妇联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妇联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丨多彩贵州网
编辑丨龙乙洁
责编丨李文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