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牛场,绿意葱茏,青山绿树间,鸡鸣阵阵。

这里是晚清名臣丁宝桢故里,让我们想起了丁宝桢发明的一道名菜——“宫保鸡丁”。

或许是惊人的巧合,丁宝桢逝世多年后,在大山深处,在他的家乡,群众抓住了“鸡”遇,依托蛋鸡产业,实现了致富梦想。

“蛋鸡存栏万羽,年产值超过2亿元,羽以上养殖户达户,羽到羽之间养殖户余户。”牛场镇镇长马永传脱口而出的数据,让牛场镇群众逐梦小康的步伐更稳、更快。

“养鸡状元”琢磨出独特养殖技术

“牛场镇蛋鸡养殖能从年的6万羽发展到现在的万羽,得益于‘养鸡状元’黄启发琢磨出了一套独特的养殖技术。”马永传的话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在大营村沙田组密林中的黔丹养殖场,我们见到了“养鸡状元”黄启发,不到五十岁的中年汉子,清清瘦瘦,一脸精干。

“走,我先带你们进养鸡场看看。”黄启发热情招呼。

跟着黄启发,我们直接走进了养鸡场。“不用消毒?不怕鸡生病?”我们觉得奇怪。

“我的鸡是加中草药喂养的,抵抗力好得很。”黄启发满脸自豪。

黄启发在林间采集用于蛋鸡防疫的中草药(王勇摄)

“加中草药喂养?”......看到我们一脸惊讶,黄启发道出了他的创业史。早年外出务工谋生,在河南的一家养鸡场打工时,发现养蛋鸡很赚钱。9年,他回到家乡,开始养鸡。

尽管黄启发掌握了养鸡全套技术,可鸡还是时不时会生病。

一次巧合,一次试验,让黄启发摸索出了全新的养殖方式。

一次黄启发儿子得了“百日咳”,怎么都治不好。当地一位懂中医的老人说,你挖强盗狗肝子(学名绣线菊)熬水给孩子喝,效果好得很。

黄启发跑到山上扯来强盗狗肝子,熬水给孩子喝,几次,孩子就好了。正值鸡得了呼吸道病,黄启发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剩下的药给鸡喝,第二天,鸡好了。

黄启发正在养殖场收集鸡蛋(王勇摄)

“用中草药给鸡治病效果真不错。”黄启发像发现了“新大陆”,赶紧买书看,上网查,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保健”养殖方法:

“进入产蛋期的鸡,就实施中草药‘保健’养殖:一个月三天喂养饲料加保肝护肾中草药,三天加治呼吸道中草药,三天加治肠道输卵管中草药,三天加清热解毒中草药......”黄启发说,中草药加多少根据饲料多少来定。

“这样养出来的鸡抵抗力好,产的蛋品质优。”黄启发打开手机,点开前不久养殖场送检的检测报告给我们看:无残,无抗。

黄启发拿出两个鸡蛋打在盘子里,说:“看见没?蛋清粘稠度比一般鸡蛋高。加上无残无抗,根本不愁销路。”

“现在,全镇的蛋鸡养殖户都采用我的养殖技术。我们合作社将收来的中草药晒干制成粉末。群众可以在我们这里买去喂,也可以自己上山挖。”黄启发说,全镇的蛋鸡养殖场都是开放的,不用消毒,人可以随意进出。

“养鸡十一年,从未出现过鸡生病大量死亡的现象。”黄启发把自信写成对联贴在门上:凭实干养鸡致富,靠技术产蛋发家。

政府引导蛋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养殖技术成熟,鸡蛋品质一流,效益很是不错,但一直到年以前,全镇蛋鸡养殖一直在6万只左右徘徊。为啥?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老百姓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养殖技术,二是销路。”马永传说,要做大做强蛋鸡产业,政府得积极行动起来,解开老百姓心中的“疙瘩”,让他们放心发展。

年,牛场镇3个贫困村出列,每个村得到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牛场镇决定在三个村分别建一个蛋鸡养殖场,带动群众养殖。

牛场镇处理鸡粪的生物肥厂一角(王勇摄)

“我们要求每个养殖场明确一个村干部带两名贫困户养殖,并请黄启发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马永传说。

通过培训,9名人员很快学会了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他们算清楚了蛋鸡养殖的账:养一万只鸡,产蛋高峰期每天可产蛋25件(每件枚鸡蛋),均价按元一件算,一天就是元,成本只需元,很有赚头。

第二年,9名养殖人员纷纷搞起了养殖场,周围的群众看到了效益,跟着养起了蛋鸡。年,全镇蛋鸡养殖突破90万羽。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担心的销售问题并没有遇到。”马永传说,因为鸡蛋品质好,很多公司、批发商慕名前来,在牛场街上租门面收鸡蛋,就地形成销售市场。目前,牛场的鸡蛋远销广州、成都及贵阳等周边市场。

“全镇的养殖规模起来了,但很分散,最大的养殖户就是3万羽左右。”牛场镇党委书记肖鑫说,只有让养殖户抱团发展,才能在市场上有话语权。于是镇里指导黄启发等养殖大户成立了牛场镇惠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全镇养殖户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以确保牛场鸡蛋品质。

“成立合作社,首先降低了养殖成本,比如原来豆粕要元一吨,合作社统一订购,需求量大,通过砍价,降到只要0元一吨。”黄启发说,“其次利于销售,比如某个公司要件2号蛋,一家肯定量不够,抱团后就可以让大家凑起来,鸡蛋就销出去了。”

“今年受疫情影响,鸡蛋价格下跌,但都没有出现销不出去的现象。”黄启发说。

如今,牛场镇形成了“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全镇养殖规模达到了万羽,村村寨寨都在养蛋鸡。

延伸产业链给农户带来更多致富“鸡”遇

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随之延伸,生物有机肥厂、蛋托厂等相继在大山深处的牛场镇投入生产。

在猓猡村蛋托厂里,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蛋托。负责人谌福荣说,去年他养了2多只蛋鸡,蛋托一度涨到29元一件,有时还买不到。于是,谌福荣投资多万元,建起了蛋托厂。

牛场镇蛋托厂

“蛋托厂今年五月份建成投产,现在每天可生产蛋托1件左右。”谌福荣说,14斤一件的买23元,17斤一件的买26元,比市场上便宜1到2元。同时,蛋托厂还解决了20余人务工就业,大部分是贫困户。

“生物有机肥厂去年就建成运营了。”马永传说,另外有个食品加工厂,生产卤蛋等产品,再有两个月就可以建成投产。

蛋鸡产业链的逐步形成,给牛场镇的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增收致富“鸡”遇。

“年以来,镇里利用扶贫资金,给每户贫困发只蛋鸡,并购买了笼子,技术合作社提供,销售合作社负责。”马永传说,有的当年“搞到事”,第二年就贷“特惠贷”扩大规模。

走进高山村张崇虎的蛋鸡养殖场,黄启发用鼻子闻了闻,眉头一皱:“老张,不对头,你的鸡有点拉肚子,赶快弄点青蒿熬水给鸡喝,或者加到饲料里喂。”

张崇虎曾是村里贫困户,靠外出务工脱了贫,去年因脚意外受伤,只好回家。镇里给他送来只蛋鸡养殖,他自己又买了来只。看到养鸡赚钱,年底去贷了5万元“特惠贷”,扩大规模,如今养了多只。

牛场镇坪山村贫困户黄朝全看着一个个又大又黄的鸡蛋喜笑颜开(王勇摄)

“现在不用出门了,就在家好好养鸡,收入比打工还好。”张崇虎说。

大营村黄启德通过养鸡摆脱了困境。年,黄启德的儿子查出白血病,动完手术,债台高筑。

年,黄启发建议黄启德养蛋鸡,既能在家照顾孩子,又有稳定收入。于是,黄启德贷了5万元特惠贷,养起了0只蛋鸡。

年,黄启德的蛋鸡扩大到只,纯收入20余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抓住“鸡”遇,逐梦小康。肖鑫介绍,牛场镇蛋鸡养殖直接解决了全镇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带动余人实现稳定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尹长东谢朝政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