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讯记者从贵州省疾控中心获悉,马桑果中毒是贵州省有毒植物中毒的主要类型,也是造成贵州省食源性疾病事件暴发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进入高发期。疾控专家提醒,公众应注意识别,加强对儿童的监护,不随意采食野果,预防误食马桑果中毒事件发生。若误采误食马桑果导致中毒,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据了解,5至6月是高发期,中毒人群多为农村儿童和学生。根据贵州省去年监测情况,年4月下旬到6月上旬,贵州省各地发生了多起儿童采食马桑果中毒事件。除黔东南州外,其他8个市(州)均有报告,其中毕节市报告事件数最多。从暴发地点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毕节市黔西县和织金县、铜仁市沿河县、安顺市西秀区。

贵州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科主管医师刘琳表示,马桑果为马桑科马桑属马桑的果实。马桑全株有毒,嫩叶及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果实每年5-6月份成熟,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或紫黑色,多肉多浆,味甜略涩。贵州省多个市(州)均有分布。由于儿童或野外作业者辨识能力弱,容易与可食用果实(桑葚)混淆,被误采误食而引起中毒。一旦发现中毒,家长应立即给孩子催吐,并尽快就近医治。

在防控方面,各地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儿童不随意采摘和食用不认识的野果。

同时,进一步落实好部门(村居)监管、家长监护等责任,尤其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监护,避免因误采误食引起中毒。

在高发期来临之际,各监测机构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做好风险预警。一旦发现食用野果中毒,医院必须及时报告并救治;疾控机构应按要求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另外,医院和家属应协助疾控部门开展调查,如:收集患者呕吐物、保留进食剩余的野果样本等,交予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以便明确诊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