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奋斗如歌。
年的时间表已拉完了进度,留下的刻度,一圈圈清晰地记录走过的路。
翻开毕节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履职日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份围绕中心履职、不负人民重托、收获满满的精彩答卷。
特别是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每年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了代表提出的乡村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31件民生实事,惠及9.4万名群众,以“小资金”撬动了“大民生”,“微实事”展现了“大作为”。
成功申报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贵州设立的唯一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向全国人大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4部国家法律修订草案修改建议38条,搭建了表达地方社情民意、反映立法需求的“直通车”,也为推动建设“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
五年栉风沐雨,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立良法保善治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法者,天下之仪也。
近年来,“法治毕节”创建,像一阵阵温暖的风,吹过毕节大街小巷。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也始终着眼于法治建设,五年来,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法律在全市得到遵守、贯彻和执行,全力推进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围绕“法治毕节”创建依法履职。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印制法规条例单行本、宣传画册等资料17万册,推动宪法、民法典及毕节市地方性法规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同时,首次听取了市监委廉政教育工作专项报告;开展溯源治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题调研,有效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审查机制,建立审查平台,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38件,坚决维护法制统一……
——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立法。年7月,成功申报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贵州设立的唯一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向全国人大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4部国家法律修订草案修改建议38条,搭建了表达地方社情民意、反映立法需求的“直通车”。围绕紧扣大局、着眼急需、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制定出台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城乡规划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7部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性法规。
——围绕高质量立法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立法协商、立法听证、立法评估等机制创新。建立了“三抓三促”立法工作模式,聘任立法咨询专家67名,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9个,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充分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立法符合法治精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
年1月1日,《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施行。这是自毕节市年取得立法权以来制定的首个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织金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有文物古迹7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5个。但在城镇化进程中,织金古城文物基础设施不配套、权属争议较多、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
鉴于此,织金代表团在年、年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关于提请启动立法程序,依法制定《织金古城保护条例》的议案和建议。
为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加快织金古城立法保护,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延续织金古城历史文脉,全力开展制定类项目《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经考察借鉴、听取意见、论证修改,年9月27日,《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批准通过,自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切实为织金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法律遵循。
而这,仅仅是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良法保善治,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坚持勇担当善作为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织金县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名市县乡人大代表创办了实体经济,为多户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纳雍县人大代表李晓云通过自主创业成立了贵州复临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动向贫困村民传授苗族刺绣技能,带动了多名苗族妇女就业。
“张大叔,种一亩苞谷只赚几百块钱,养一头牛可以赚几千块。”在赫章,乡人大代表肖涌与群众交心谈心,算起经济账。
……
脱贫攻坚期间,全市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要么以身作则带动群众脱贫,要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调研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医疗等工作,切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发挥作用。
五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工作,紧扣“六稳”“六保”要求,聚焦“三大攻坚战”“四化”建设等重点领域,依法开展监督,有效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聚焦“三大攻坚战”彰显责任担当。
——助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围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事业、民用“一气三表”等工作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同时,开展教育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就业扶贫等领域专题调研,形成意见建议及时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落实,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助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期间,深入开展联县帮乡驻村入户工作,协调帮扶资金4万元、银行贷款万元,解决民生实事件。组织全市1.58万名各级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有57名各级人大代表分别荣获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充分展现了毕节市人大代表的政治担当、时代风采;
——助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扣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连续5年听取和审议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制定实施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3部,开展专题调研、饮用水水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等。
聚焦“四化”建设精准发力。
——审查批准“十四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调研,做好园区企业联系帮扶,推动各类惠企纾困政策落地,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实施《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毕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题询问、全国文明城市专题调研,有力助推毕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听取和审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报告,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调研,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代表集中视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助推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
——制定实施《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助推百里杜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组织代表开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红色文化基地建设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助力打造“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旅游形象品牌。
坚持抓保障增动力全力支持代表履职尽责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依托。
五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展示新时代代表风采,讲好“人大故事”、展示“代表风采”。
——深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不断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确保代表充分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按照“六有”要求,精心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指导县乡人大规范建设代表联络站(室)个、网上代表联络站个,以“实体+网络”方式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深化代表履职能力提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专题学习+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代表人次,组织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重点项目建设、骨干水源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等18次,使代表活动有新内容、代表素质有新提升、代表作用有新发挥、代表履职有新实效。
——深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创新建立代表审议发言建议办理“1+2”工作机制、代表议案建议办理“1+3”工作机制,通过“三位一体”督办方式,形成交办规范、督办有力、考评有效的新格局,有效推动办理落实代表议案建议件。
特别是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每年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了代表提出的乡村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31件民生实事,惠及9.4万群众,以“小资金”撬动了“大民生”,“微实事”展现了“大作为”。
毕节市第二届、三届人大代表赵玲是一个来自基层的村干部,她在履职调研工作中深入了解到黔西市甘棠镇三马村原建饮水工程设备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满足当地供水需求,加上污水收集和处理存在不完善,三马村多名群众的给排水工程改造势在必行。她广泛听取了群众的呼声、写了一条高质量的《黔西市甘棠镇三马村给排水改建的建议》,经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后,4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及时拨动了该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赵玲还多次进行回访,督察工程质量和进度,与当地政府、施工方和受益群众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工程进度有力推进。
黔西市甘棠镇三马村村民熊昌梅说:“人大代表的建议像及时雨一样,惠及我们村几个寨子,不仅解决了大家取水的难题,还解决了废水排放的问题,一举多得,太感谢了。”
“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设立,为我们人大代表履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建立的渠道,争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职,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呼应,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赵玲说。(记者陈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