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邮票(网络图片)族源族称仡佬族的族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多年前的濮人。仡佬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濮人、僚人、仡佬三个历史演化阶段。濮是我国古代人口众多、支系繁杂、分布辽阔的族群,史称“卜”或“濮”,因支系众多,又称“百濮”。据史书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濮人就已活动在从中南到西南一带的广大区域。周武王伐纣时,濮人与庸、蜀、羌等部族参加了牧野誓盟,共同讨伐商纣。周景王时,楚人伐濮,濮人为楚所败,部分濮人西迁。春秋时期的牂牁国,包括有大量濮人,史称“牂牁蛮”。战国时夜郎取代牂牁,其国民构成中包括濮人、越人以及属于氐羌族系的彝族先民,在夜郎周边的小邦国中也有濮人分布。秦代,濮人所居地域纳入象郡、蜀郡、巴郡管辖。东汉时,濮人族名以濮、僚或濮僚并称,魏晋时期的史籍则记作夷濮、夷僚等。魏晋以后,濮的称谓逐渐为僚(它包括了原来的濮、僚、僚濮、以及百越的西部支系)的统称所取代。僚居住范围较广,晋郭义恭《广志》载:“僚在牂牁、兴古、郁林、交趾、苍梧。”《魏书》载:“僚者,盖南蛮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魏人郦道元《水经注》载:“僚自牂牁北入,所在诸郡,布满山谷。”晋朝张华《博物志》称:“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史籍中,又有在“僚”之前冠以地名或其它称谓作为特定群体专称的现象,如“南平僚”、“罗窦僚”“雅州僚”“洪州僚”“山僚”“俚僚”“硐僚”等等。“仡佬”一词,最早见于隋黄闵《武陵记》,其后的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也有记载。据北宋《广韵》解,“僚”作部落称谓读作“佬”。宋代以来,仡佬及其近音异形词葛僚、偈僚、仡僚、佶佬广泛出现在汉文史籍中。这些记载说明,大约在唐宋时期,仡佬族就已从僚人族群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单一民族。及至明代,便出现了对“仡佬”与“僚”之间承袭关系的阐述,如田汝成《炎徼纪闻》里写道:“仡佬,一曰僚。”清代,“仡佬”之称已在各个时期的正史及方志中普遍使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区的仡佬族形成了具有一定差异的文化特征,邻近的其他民族根据仡佬族这些特征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红仡佬、青仡佬、白仡佬、花仡佬、水仡佬、披袍仡佬、剪发仡佬、打牙仡佬、锅圈仡佬等。这些称谓,或着眼于服饰,或着眼于习俗。其中如所谓剪发仡佬,盖因其男女皆挽髻于顶,蓄发寸许四垂,长则剪之,故名;打牙仡佬则因其女将嫁,必先折其二齿,恐妨夫家,此即所谓“凿齿之民”也。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地区的仡佬族又有不同自称:“遵义、仁怀、关岭等地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安顺仡佬族自称‘褒佬’,六枝特权仡佬族自称‘当佬’。”如此等等。“仡佬族”的正式族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确定的。住地人口安顺自古为仡佬族的世居之地。早在蜀汉时代,就有普里革僚(即仡佬)反,济火助后主平之的记载。普里本为仡佬族的聚居之地,彝语谓之“濮里”,后讹称为“普里”或“普栗”。普里之乱平后,后主为奖其功,特将其地赐予济火,济火则将之转让给其兄柏墨之子,如此,普里开始由彝族统治,称之为播勒大革,仡佬族的住居之地虽被大幅压缩,仍以普里部称之。唐代,统治普里的阿佩别帅内附,被封为罗殿(甸)王。至五代时期,有“天成二年(年)八月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使随牂牁、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人来朝”的记载。其中的“普露静王”有的史书又作“普宁郡王”。但不论“普露”还是“普宁”,都极有可能就是“普里”的转音。两宋时期,普里仍为仡佬族的主要聚居之地。普里一地作为仡佬族的世居之地,自蜀汉时归柏墨之子统治以后,其统治阶层应一直为彝族,而仡佬族的部族首领,很可能只保留在低一层次的部落或土司首领方面。元初,普里内附,始改称普定。两宋时期是许多单一民族分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宋末,普里一带已经有不少民族与仡佬族毗邻而居,由此逐渐形成了后来黔中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仡佬族的居住之地也因此而逐渐分散。元代奉行土司制,在仡佬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应由本族土司统领,此在《元史》中虽无明确记载,但从明代部分史志的记载中仍可见其端倪。如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永乐元年以水东仡佬蛮夷军民长官司省入置水东长官司。”同书又载:“西堡长官司部落皆仡僚,曰红仡僚,曰花仡僚,曰打牙仡僚,其名虽殊,其俗无异。”西堡长官司即元代习安州所在,土司沙氏应为当地仡佬族的部族首领,雄长西堡数百年,其大本营即今普定县之沙家马场。除西堡一地之外,明清时期的安顺、镇宁、平坝、永宁(关岭)、普定、郎岱等地,都有不少仡佬族居住。只是随着明清两朝“改土归流”的深入进行,汉族移民越来越多,受到挤压的仡佬族不断迁徙,其居住之地越愈分散,地域逐渐萎缩。至民国时期,形成以村落形态散居黔中各处的分布态势,但人口却明显减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统计的仡佬族人口仅20,余人,年人口普查时为50,余人。某些地区的仡佬族群众,则因旧时的民族歧视而改名换姓、隐瞒族别,以至年开展新一轮民族识别工作时,竟有二十多万人认同和回归仡佬族。另有一些长期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混杂居住,汉化现象较浓,以至于本民族内的交流都不能使用母语。安顺一带的仡佬族,属保留母语最多、最好的地区。另据2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安顺市仡佬族人口总计为24,人,其中西秀区(原县级安顺市)3,人、平坝县2,人、普定县4,、镇宁自治县2,人、关岭自治县10,人、紫云自治县人。语言文字仡佬语是仡佬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历史上,仡佬语曾经是仡佬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但由于这种语言没能形成相应的文字,仡佬语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得不到书面的记录与传承,因此,今人无从了解这一语种的古代面貌。而居住零星分散的部分仡佬族,使用仡佬语的范围日益缩减,除少数仡佬族村落以外,都普遍使用汉语。仡佬族中使用仡佬语的人口虽少,其方言差异却相当大,同一个县居住的仡佬族分别说几种方言的现象十分普遍,同一种仡佬族方言之中,还存在着土语的差异,即便同一方言之下,不同土语之间用仡佬语交际也很困难,如普定白岩镇双坑新寨与西秀区湾子寨、平坝县大狗场均属同一方言,三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但都无法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现今流传的仡佬语可分为四种方言、十二种土语,即黔北方言、黔中方言、黔西方言和黔西南方言。黔北方言以仁怀、关岭为代表,主要居住在遵义、瓮安、镇宁、关岭、晴隆、贞丰等地;黔中方言以安顺、普定为代表,主要居住在平坝、织金、六枝等地;黔西方言以大方为代表,主要居住在黔西、清镇、织金和镇宁等地;黔西南方言以六枝为代表,主要居住在水城、织金和遵义等地。其中,每一种方言都有不同的土语区,故纵使是一县之内,不同土语区的仡佬族也很难用仡佬语进行交流。仡佬语的语系语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论,经有关专家研究,把仡佬语定为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仡佬族没有文字,但在六枝、普定一带民间,为准确记录古代流传下来的仡佬语经,在其《祭祖经》里标注着以汉字部首为基础自创的一些表意符号。年底,贵州仡佬学会突然宣布,在黔北民间发现了一部名为《九天大濮史录》的古书手抄本,该书用汉字和仡佬古文字符号一对一抄写,汉字为墨写,仡佬文用朱砂书写,内容主要为记述仡佬族的历史和文化。抄本时间注明为“民国五年”。此事立即引起轰动,不少媒体都以发现仡佬族文字予以报道。不久,该学会又宣布:同样在仡佬族聚居区的民间发现并征集到另一部手抄的仡佬文文献古籍《濮祖经》。二书的发现似乎都证明,仡佬族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但同时,网上也出现了置疑二书皆为伪作的声音,对此,发现者并未作出有力回应。孰是孰非,尚难定论。在以上二书未获得权威认证之前,姑聊附一笔,以备后考。(待续)仡佬族舞蹈(网络图片)作者■刘文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83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