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营,是织金县自然资源局派驻少普镇白泥坝村第一书记。我所驻的村,位于少普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有耕地面积.8亩,林地面积亩,与四角田村、大寨村和迎丰村毗邻,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多户人,主要以汉族人居住为主,属三类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人,已脱贫64户人,未脱贫15户48人,年脱贫10户36人。截止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

我村自年以来完成通组公路硬化14.37公里,连户路硬化米,院坝硬化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8个,修建小水窖25个,实施危房改造33户,实施老旧房整治28户;全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合作医疗全覆盖,网络电视及宽带全覆盖。     我出生于农村,在农村长大,尝进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是农村这片沃土培育了我。工作近十年,总想有机会回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为村民做点什么。今年三月,得到单位领导征求驻村自愿者的消息,我丝毫没有犹豫,选择了驻村工作。

驻村的第一件事,我便走村窜户,摸实情,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多次走访,我得知少普镇煤矿资源丰富,经济主要以煤炭产业为支柱,人均耕地面积少,村民产业方式单一。加之煤矿开采造成环境破坏,主产煤区山体滑坡,水资源枯竭,森林植被也受到破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很大,导致了村民之间矛盾突出。俗话说:“靠山吃山”。可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啊!座吃山空了怎么办,白泥坝村的子子孙孙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我们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形成一致共识,把产业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了达到驻村的目的,首先是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吃螃蟹终需第一人,经过宣传动员,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加上正赶上国储林政策,村两委动员全村老百姓丈量土地,在两个星期不到时间完成了全村余亩的土地丈量工作,流转土地种植皂角树,老百姓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得到了土地流转费,实现增收。

这些是我们驻村工作组人员在驻村工作中做的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从一件件小事中我们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同白泥坝村老百姓一道,共同把白泥坝村建设成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天蓝水清,人民生活宽裕的小康村,实现同步小康的美好远景。   在少普镇领导的带领下,工作队充分发挥宣传员、调查员、服务员、领航员的作用,深入农户家中、牧场两端开展“讲访帮促”活动。工作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黑板报、现场讲解等方式,面对面向农牧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期间,召开党员学习会议,让党员先学、先总结、先领会,形成党员带、群众学的互动格局,千方百计让农牧民群众听得懂、理解透,及时了解党的好政策,激发他们致富创业奔小康的劲头。     为帮助群众树立发展信心,我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并邀请村民群众代表以自身为例,谈变化、说发展。在走访中,队员们把解决驻点村困难作为首要任务,与村党组织共同研究对策,共同落实解决。同时,深入农户,通过与群众交友谈心,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对村情民意进行调研摸底,并结合驻点村实际,在县、乡驻村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选准选好帮扶项目,帮助村里培育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在走访中,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工作的辛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能够为群众办成一件实事、好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通过一件件实事好事的落实,更让我体会到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每遇到困难,我就会静下心,暗自告诉自己,既然来驻村,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为这片土地留下点什么。我兜里时常装着一个小本,把村里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收入、党团员人数、低保户等基本情况都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困难外,还主动要求和村干部一起去接待村民来访,调处矛盾纠纷。闲暇时,还喜欢到村民家里走走、聊聊,听听他们的家常里短,在谈笑中,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讲法律知识和惠民政策。   记得一次我和支书胡文学、主任王启忠、副主任杨银春到贫困户杨益山家走访,该户是我们村的五保户,发现他家环境卫生极差,家徒四壁;由于杨益山年事已高,我们几个先动手给他把门口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了以后向联系领导汇报;经领导同意以后,就近找了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帮助他打扫和整理家里给予这位村民一定的经济补偿作为回报,再从村委会拿了一套驻村工作队的铺盖、电磁炉、电饭锅及其他生活用品给他,保障了杨老的基本生活需求,既提升脱贫形象也增加了杨老对驻村工作队的满意度。     驻村工作是平凡的,但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的一声声谢谢,这种平凡让我感动、让我留恋、让我的人生从此有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整理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