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全省最后剩余的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乌蒙深处的纳雍县名列其中。 曾几何时,毕节民间流传着一句“纳威赫,去不得”,纳雍县的贫困程度之深可想而知。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亲切关怀下,在东部省市和各民主党派的倾力帮扶下,纳雍百万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多名乡村干部坚守战斗在一线,多名驻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终于成功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一个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平方米的新房,硬化了的院子里种着花草,新修的院墙下翠竹成荫、鸡鸭成群……这是纳雍县新房乡河头上村85岁的彝族老人罗秀英家当下的生活环境。而在年前,他们一家5口人住在不足80平方米的老木屋里,每逢下雨天便透风漏雨。
去年12月,河头上村第一书记方茜走访贫困户罗秀英老人
“方书记带着我们修了路、建了房子,又送衣服、衣柜、电视机、炉子。她像我姑娘一样,照顾我、关心我。”时光回溯到去年12月,记者来到河头上村,听罗秀英聊脱贫故事。她口中的方书记,是时任该村第一书记方茜。 年9月,在纳雍县自然资源局工作的方茜自告奋勇,到新房乡瓦厂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同年12月调任河头上村驻村第一书记。“从县城到乡下,从瓦厂村到河头上村,从办公室到群众家里,从贫困老人紧握我的手到成为困难子女的干妈,我和困难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出生的方茜,从小在县城长大,驻村之前,农村的生活对她而言是很陌生的。 河头上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户人全是彝族。连绵无尽的大山、崎岖狭窄的山路、村里落后的办公环境、群众质疑的目光……农村的一切,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这个初来乍到的城里姑娘,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方茜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彝族同胞“打成一片”。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解决河头上村周家寨组32户人的“行路难”问题,方茜协调资金3.1万元打通了通组路、连户路。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方茜多次到纳雍县齐明种养殖公司奔走,协调糯骨仔猪养殖项目落户村里;带领村“两委”干部到黔西县学习土鸡养殖,协调资金7.5万元养鸡0羽。
毕纳路沙包路段
在纳雍县维新镇马家包村,有一座大山名叫营盘山,山上坐落着4个村民组。多少年来,为了进出大山,当地群众世世代代用双脚踩出一条又陡又窄的小路。山上没有固定水源,群众每逢旱季要到山下背水,一个来回要五个小时左右。千百年来,交通一直是制约营盘山人脱贫的“瓶颈”。 年7月的一天,营盘山群众代表走进维新镇党委书记邓云的办公室,将一封签着众多名字、按着众多红手印的请愿书交到他的手里。大家说:“邓书记,我们今天来是请你帮我们修路的,我们愿意无偿投工投劳、无偿提供土地……” “乡亲们,镇里答应你们,一定想方设法修好这条路。”看着请愿书,想起群众脸上的期盼,邓云很难受,但镇里又拿不出钱,怎么办?为了群众的期待,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以整包的方式发包出去,工程验收完毕后,各种项目款也该下来了。
纳雍县骔岭镇小屯村乡村路航拍
多年走南闯北做建筑工程的“营盘人”马启武得到消息后,自告奋勇接了“包”,垫资修路。年7月,营盘山的硬化路全部完成。年初,村民马正祥的儿子马清平买了一辆面包车,开始在维新街上摆摊卖衣服,“原来1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20多分钟,一天一个来回,赚钱顾家两不误。”马清平说。 “现在自来水牵到家门口,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日子真好过。想到以前半夜三更去抢水,那时候真的辛苦,又累又浪费时间。”在纳雍县雍熙街道兴隆社区杨家寨组,72岁的张正芳老人说起生活条件的变化,感慨万千。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老家周围没有水源,以前用水需要去别的组挑,一个来回要个把小时。白天挑水的人多,水不够舀,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去“抢”水。
纳雍县龙场镇自戛村贫困户张青珍在自家门口接水
自来水还没安装到家门口的时候,整个兴隆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吃。后来条件稍好一点,村民们开始集资买水管,但是有的人家住房地势较高,水上不去,还是吃不上自来水。 年,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兴隆社区下决心彻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通过多方考察研究,在有水源的地方修建了蓄水池,把水集中起来,先给蓄水池加压,把水输送到高处的大水池里集中起来,再引到农户家中。这样一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社区将群众的安全饮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新建了6个水池,维修了3个旧水池,9个水池总共立方米的容量。全社区户人的安全饮水完全得到保障。”兴隆社区管水员宋刚说。
纳雍县干部群众修路忙
“通了路和水,日子真好过。”张正芳笑着说,这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是关键。纳雍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投入农村基础设施资金17.81亿元,精准安排实施基础设施补短项目,实现“四个全覆盖”。在全县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基础上,改造提升县乡道.72公里,建设公里“组组通”公路,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全部通公路。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大普查”“大会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个,小水窖提质改造口,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汪瑞梁周恩宇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