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首汉族民歌说:“我在贵州贵阳府,你在云南昆明城;共天共地共日月,青山绿水不离分……”。云贵两省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只要和云南有关系的历史大事就会扯到贵州。明末清初在西南是个多事之秋,永历政权灭亡后清廷封吴三桂于云南,坐镇昆明的吴三桂意欲消灭盘踞黔西北的土司水西安氏,但是自己也差点死于征剿水西的战争,最后侥幸逃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四大土司中,思州田氏要在明初就被废除,成为贵州建省的最初版图。播州杨氏随着杨应龙一起烟消云散。水东宋氏在奢安之乱被平定后再次叛乱,废除治下的洪边十二马头成立开州(开阳县),只有水西安氏因为各种原因持续到了清初。

济火

水西土司系彝族的阿者部,其先祖济火曾助诸葛亮平南蛮有功,后受封于贵州西部,成立罗氏鬼国。唐宋一直到元一直都服从中央王朝的管理,特别是明初水西土司霭翠助朱元璋讨平云南,其妻奢香更是历史少见的巾帼英雄,维护国家统一,推广儒学,维修驿道功勋卓著。朱元璋以其“居水西最为诚恪”,赐姓安。所以又叫水西安氏。在明代的贵州四大宣慰司中,水西安氏持续时间最长,统治地域面积广阔,实力最强。清初,有感于水西安氏对清廷在西南统治的巨大威胁,从云贵总督杨茂勋在奏折中提到:“水西地方,沃野千里,地广兵强,在滇为咽喉,于蜀为牖户,若黔则心腹之蛊也。失今不讨,臂之养痈,为害必大......”清廷想借平西王吴三桂之手铲除水西,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吴三桂也正想拔掉贵州水西安氏这颗钉子,剪除自己称霸云贵的后患。正巧,康熙三年正月,前明将领常金印与皮熊在水西密谋反清,后被侦破。常金印被擒,皮熊走脱。吴三桂抓住这个把柄,诬陷水西安氏与皮熊等人密谋造反。并请求朝廷批准他讨伐水西,吴三桂在奏折中说:“水西土司安坤久蓄异谋,近闻刑牲祭鬼,将为不轨.......”后清廷批复,命吴三桂领云南,贵州两省官兵进剿水西。水西土司安坤早就看出吴三桂和清廷想除掉自己,遂联合明将皮熊,联络乌撒土司安重圣,土官罗大顺等人联合反清,共同夺取云南。吴三桂统领云南十镇兵马,由毕节七星关进入贵州;令总兵刘之福驻兵大方,扼其咽喉,命贵州提督李本深率领贵州四镇兵马由大方的六归河会剿。但是由于书吏误将六归写成陆广(今修文县六广),贵州的军队将军队和粮草前往陆广驻扎,才发现陆广一个人影都没有,吴三桂这边也不知友军的情况,三路大军相互音讯隔绝。不久,安坤且战且退,引诱吴三桂大军进入果勇底城(今天的织金县以那镇),自己亲率十万土兵将吴三桂三万兵马团团围住。而贵州的李本深部还不知道吴三桂将要大难临头。彝兵诸将都认为安坤应当尽快把吴三桂围歼,以免夜长梦多,而安坤的堂弟岔嘎那则认为应当围而不攻,坐等吴三桂兵匮马乏再一举歼之,安坤听信其谗言而坐失良机,《孙子兵法》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速战速决是兵家基本常识,何况当时吴三桂还有两路援军还没投入战斗,一旦援军赶到,安坤将要内外夹击的风险。双方在果永底对峙两月之久,始终没有大的动作,给吴三桂以最后喘息的机会。最担心的终于来了,走错路的李本深在陆广截获了安坤的侦探,得知吴三桂在果勇底被围已经两月之久。火速率军前往救援,在内外夹击之下水西军大败,安坤本人也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大定府志,平水西逸事》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这次战斗:“夷兵大败,死者计七八........我兵亦伤万,惟余兵万八千,将弁数百人而已……”此役已经决定了水西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不但把所有的家底赔光了,还顺带连累了无辜百姓,劫后余生的吴三桂心有余悸,对水西人恨之入骨。开始了疯狂的报复,首先屠戮了水西治下彝族,还顺带连累了周围的苗族和布依族等民族,原住民十室九空,尸横遍野,死的死,逃的逃,从此一蹶不振。到了清代中期改土归流清军不得不承认:水西已经无可征剿,实力远不如前,康熙四年五月,吴三桂奏请,将水西的十一则溪改设大定,黔西平远三府,开始了对水西辖地改土归流。至此,贵州的四大宣慰使司全部消亡,开始进入流官统治时代。

清代贵州地图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就算安坤把吴三桂围歼在了果勇底,就算安坤战胜了清军的三路大军也无法阻止后来轰轰烈烈的“改土归流”运动,水西有可能像后来昭通的乌蒙部一样,被云贵总督鄂尔泰屠了个精光。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水西的存在极大的威胁大清帝国在西南的统治。虽然彝族在贵州已经所剩无几,但是曾经这个家族,这个民族在贵州西部傲视群雄了年,济火要是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吧

平定了水西,吴三桂在云贵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始有僭越之心,云南贵州两省虽然经济不甚富庶,但是处于万山丛中,民族复杂,极易形成割据,再加上清朝初年统治根基尚不稳固,对西南的控制力不从心。在政治经济上,吴三桂把持云南两省的官吏任免,赋税征收,中央户部不得过问。不但如此,吴三桂虽然远在云南,但其子吴应熊是当朝驸马,吴三桂本人还有向中央举荐官吏,时人称为“西荐”,被举荐的官员遍布朝野。吴三桂本人是行伍出身,自己早年所带的关宁铁骑名震天下,受封平西王后大力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所辖十镇兵马,每镇十营,每营人,共有十多万人。云贵两省的军政大权完全被吴三桂操纵把持,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三藩之乱三巨头

其他的另外两藩靖南王耿仲明受封福建,平南王尚可喜受封广东,也是蠢蠢欲动,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影响了清朝的统治,康熙十二年(年)朝廷开始先从实力较弱的平南王尚可喜下手,撤其藩,遣返回原籍。吴三桂此时仍然抱有幻想,上书试探朝廷请求撤藩,朝廷毫不推迟,答应撤藩,并规定了撤藩的日期。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察觉到该来的始终要来,趁朝廷还没准备,率先发动叛乱。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打着兴明的旗号,蓄发恢复汉族衣冠,打着白旗,铸造钱币,召集云南各土司的土兵听候调令。令马宝东进贵州,王屏北攻四川。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栋等人早就和吴三桂暗中交好,纷纷举兵响应。云贵总督甘文昆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东进贵州,不下数日便攻陷了安顺,甘文昆只得退往贵阳设防。但是贵阳城内的标兵早就已经叛变,哪里还能举兵平叛,城内的各级文武官员大多隐居不出,坐看事态发展,甘文昆只得率领亲兵数骑东逃,到了镇远府的偏桥(今天黔东南州施秉县)被偏桥的守将杀死,此时吴三桂的马宝东路军已经抵达了清浪卫(今天镇远县清溪镇)逼近湖南沅州。由于吴三桂早已有谋反之心,云贵两省的文武官员皆暗受约束。贵州沦陷的速度已经完全超出朝廷的预期,对抗敌没有丝毫准备,此时叛军不但已经攻陷了沅州,已经逼近了长沙。面对危局,朝廷积极筹备钱粮,重用汉族将领,布置重兵反攻,双方胶着于两湖地区,但是由于此时的叛军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粮草和弹药已经无力支撑战局。此时的吴三桂已67岁,自知时日无多,在湖南衡阳登基称帝,立国号为周,改元昭武。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过了把皇帝瘾。五个月后的康熙十七年八月,吴三桂暴病亡于湖南。由于驸马爷吴应熊在北京已经被康熙下令处斩,由吴三桂之孙孙子吴世璠前往衡阳继承了帝位并护送吴三桂灵柩回云南。此时官军已经收回了湖南,进兵广西,对云贵叛军形成了包围之势。后康熙下诏,大意是说云贵官员碍于吴三桂的淫威,文武官员凡是主动投诚者既往不咎。对叛军内部进行分化瓦解,当初轻而易举响应吴三桂的土司和清廷降将此时摇身一变加入了讨逆大军。此时,吴三桂的大学士郭壮图命将军钱蹇守云南,自己带领新“皇帝”吴世璠镇守贵州。这条防御方案我认为是总结了几十年前永历政权的经验教训,贵州是云南的门户,只要贵州失守云南必将不保,保贵州就是保云南。叛军一把手镇守贵州贵州无疑是对士气的极大激励,但是兵败如山倒,岂能个人能阻拦。湖广总督蔡毓荣从黔东北进军,先破铜仁府,再破思南府,官军直抵镇远城下,镇远是贵州的东门户,镇远失守事关贵阳的安危,吴军杨应选,张足法自知不敌,往西撤退。偏桥,平越,龙里沿线卫所相继失守。不出半月便攻到贵阳城下,吴世璠连夜逃回昆明,贵阳文武官员余人出城投降。当时从贵阳到昆明有两条路,一条是西南路从安顺走黔西南出盘县到达云南曲靖,一条是西北路从织金大方到威宁进入滇东北。但是贵州西北路要经过水西安氏的地盘,虽然安氏之前已经被吴军打残,水西土司被废除,但是影响力还在,土司安坤有遗腹子安胜祖在吴三桂的进剿中幸免于难,但是国恨家仇自然和吴三桂势同水火,看到叛军的节节败退自认为是复仇的天赐良机。蔡毓荣面见安胜祖,答应赐他威宁土知府衔,并许诺恢复宣慰司的称号。安胜祖贡献粮食石,马数千匹助官兵平叛,插个话题,当时贵阳人何梦熊亲自前往安顺找蔡毓荣献计,认为应该兵分西南和西北两路同时进军,一路由安顺进入黔西南出普安到云南曲靖,另一路走织金,大方到威宁进入云南,让叛军顾此失彼。必能平叛,毓荣内心所想与何梦熊一样,心中大喜。本来这个只是插曲,但是我就是稍微提一下,也算贵阳人为助官军平叛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康熙十九年官军大败吴军于永宁州,追至鸡公背,铁索桥,吴军焚桥逃跑。之后吴军总兵蔡国昌及平远知府郑开枢投降。但是平远(织金县)的局势仍反复不定,杨应选,张足法等人纠结2万精兵和大象数百头屯于平远西南山,官兵畏惧象兵,相互退却,由于地形陡峭相互挤兑掉下悬崖的士兵众多。经过三天的进攻,吴军不敌,分为两路退却,一路退到大方,一路退到黔西,此后吴将钱蹇设防于永宁州江西坡。有象兵数十,官兵不敌,双方激战数日不分上下,后蔡毓荣遣三路进攻,吴军表面抵抗暗自退却,此后官兵收复普安州,永宁州等地,但是叛军吴继祖又率军拒守于云贵交接的石门坎,官军进击,大败叛军。吴继祖又纠结吴军守于黄草坝,,双方在黄草坝激战四个时辰,吴继祖大败,官兵斩首叛军数千人,败退逃往云南,三藩之乱在贵州境内战事基本结束。

三藩之乱行军路线

此乱在贵州持续七年之久,给原本脆弱的贵州经济雪上加霜。康熙十一年,全省户口仅丁,康熙二十四年户口降至丁。不排除隐匿户口的情况,但是人口下降是一定的,从叛乱的前后表现来看。吴三桂要是不提前死亡,战事还持续下去,仅在贵州西部双方的争夺战看,吴三桂的亲兵如马宝,胡国柱等人不失一带名将之风范,双方在北盘江流域的战斗中,反复厮杀,誓死不降。即使到了清兵到了昆明城下,其主要领导人如郭壮图,吴世璠等人也抗敌到了最后一刻,最后自刎而死。吴三桂要是泉下有知自己还有一个这么有骨气的孙子估计也该瞑目了。吴三桂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集汉奸,情种,枭雄于一身。历史功过不好评价,从他“怒发冲冠为红颜”就可以看出此人太过于感性,他降清又叛清,早年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灭了李自成大顺政权,后又亲手勒死南明的永历帝,三藩之乱开始的时候打着复明的旗号,到了后期又自己称帝,可谓反复无常,令人无法琢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