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成灿,是织金县第七中学的教师,也是牛场镇坪山村的第一书记。驻村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光,驻村工作难做,人民公仆难当,但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再苦再难也要为群众把事情办好、办实。

年5月26日的一次走访中,我来到小坪山组一间茅草屋前,看着开裂的泥巴墙和虚掩的房门,心想这里面应该没有人居住吧!当我推开门,我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老人急忙招呼我坐下,我便和她拉起了家常。   我向老人介绍了我的身份,并问起她家的情况,老人向我介绍说,她叫王永琴,家里现有儿子计福贵和孙女计进梅3人。早年间,由于家庭条件差,媳妇吃不了苦,生下小孙女4个多月后就悄悄离家出走了。     此后,我又多方走访了解、该户确实实属困难。我在组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时提请对该户进行民主评议,大会一致同意对该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但当我和村委人员到王永琴家进行动员搬迁工作时,王永琴确不同意搬迁,因为到街上没有土地种植,又无钱财购买生活物资,儿子计福贵又没有固定工作,到处游荡,家庭开支没有保障。为打消老人的顾虑,我对她说,“您家搬到街上居住,首先,居住房屋安全得到保障;其次,你孙女计进梅读书来去更方便,条件更优越;再次,你儿子计福贵在街上务工就业机会要多一些,并且我们村委能帮助他安排就业。”

经过多方劝说,王永琴全家才同意拆除旧房进行搬迁。搬迁后我继续跟踪她家的生活状况,并持续对她家开展帮扶工作,由于她孙女就读于我们学校,我通过向学校领导反映了她家的实际困难,帮助计进梅落实了资助政策和一日三餐工作,彻底打消了王永琴对孙女计进梅读书的后顾之忧,并据实际情况,我们聘任计福贵担任本村护林员(本村到街上距离只有3公里)。并组织他有空时到村集体劳务队进行务工,确保她家生活绝对有保障。做到真搬实住,真帮实扶,逐步实现小康。

入户走访

年1月17日我到小坪山组李成英家进行走访,该户现有户主李成英、二儿子杨艳明和小儿子杨启才共3人。李成英74岁,曾经得过脑瘫,手脚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儿子照顾;杨艳明现年46岁,至今单身,整天以酒度日,无职无业;杨启才现年35岁,至今未婚,脚有残疾,季节性会发病,发病时卧床二十天以上,生活都不能自理。当我来到她家时,只有李成英一个人独自在家,天气非常寒冷,炉子火是熄灭的,问其原因是因为家里煤碳已经烧完。   回到办公室后我同村支书陈永方进行商议解决办法,并马上向村联系领导马永传镇长汇报具体情况,经领导同意为该户申请临时救助金元,并将该资金购买大米50斤和煤碳斤送到李成英家中,确保她们能过上一个平安年。为了落实好国家扶贫政策,我拟定了对李成英户的帮扶措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通过并开展实施帮扶。   经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杨启才除了看护树林外还到本村生物肥厂打临时工;杨艳明也不再酗酒,每天把自己家里和寨子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人逢人便说:“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感谢共产党对我们的关怀,没有党的关照就没有我们一家的今天!”   驻村工作很艰辛、很烦杂,但是只要掌握的信息精准,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精准施策,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会在工作中找到快乐。今天回想起许多的扶贫工作,确实充满很多艰难困苦,但作为一各扶贫工作者,看着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听见他们一声声的“书记好”,我虽辛苦但快乐着。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

编辑梁珍情编审田旻佳韦一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