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摆放的菌棒。高毅 摄日前,纳雍县乐治镇55万棒木耳进入采摘旺季。在乐治镇塘坝社区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一簇簇木耳长势喜人,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木耳,整个大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成熟的玉木耳。高毅 摄成熟的黑木耳。高毅 摄木耳种植从养菌、接种,到管理、采摘,环环都有讲究。 “木耳是有生命的,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培育它。我们每天早中晚都要给菌棒浇水,有利于菌棒吸收水分,获得均衡的营养。”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陈进说。技术管理员陈进正在检查棚内温度。高毅 摄塘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阳文介绍,塘坝社区木耳种植基地共有个大棚,主要种植黑木耳和玉木耳,目前已进入采摘期。塘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阳文正在察看木耳长势。高毅 摄为推进木耳产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合作化路子,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统一摆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散采收、农户领种的生产经营模式,能就近解决60余人的务工问题。塘坝社区的邓祥洪是领种的农户之一,“我今年领了49个大棚种植木耳,月收入达元左右,比打工强多了。”娴熟地从菌棒上摘下木耳,邓祥洪开心地说。邓祥洪将玉木耳搬到晾晒棚等待晾晒。高毅 摄据了解,乐治镇塘坝社区木耳种植基地的每个木耳菌棒年产2.4两左右干品,每个大棚可年产余斤干品,基地每年收益可达万余元。记者:高 毅 通讯员:吉媛媛一审:张 艳二审:罗 毅三审:李俊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