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纳雍县沙包镇采访时,沙包镇党委副书记王道陟听说我们要跟随六冲河的脚步前行,他便顺口说了一句:“我们这里的木空河是要从玉龙坝镇流到以那架去的。”武佐河“以那架”在哪?当时我们的心中还是一脸疑惑。直到在武佐河畔的织金县以那镇采访时,听到当地村民将以那唤作“以那架”才明白。“以那架”的名字何来?记者问过许多当地人,但没人能够回答得清楚,只能从当地一句“云跑以那架,不下也要下”的谚语中窥见一二。这句谚语除了描述了以那的一种自然景观,似乎还在暗示这里面蕴含的另外一层意思:根据“热岛效应”,能够把云留住的,大部分是经济较为繁华的地方。老武佐河大桥横跨织金纳雍两县根据文献资料得知,以那自古便是织金县城的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康熙初年,吴三桂剿水西时,就在以那的木弄箐发生过一场大战。好在,以那并没有因战争而在岁月中沉沦,聪明勤劳的以那人利用扼交通咽喉而居的优势,发展工商业,十多年前,以那已经茁壮成长为织金县北部经济重镇。新武佐河大桥横跨织金纳雍两县时光如流水。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磨砺,以那繁荣的经济让他在织金的脱贫攻坚战中担负起了桥头堡的作用。而在全镇发展靠前的五星居民委员会,党组织积极发挥着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补短板、强基础、固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五星居民委员会的攻坚先锋,是年仅30多岁的支部书记唐健。作为镇里今年3月份下派的支书,唐健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不熟悉村情、不了解民意等“水土不服”的问题。“别看唐健个子不高,块头不大,做起事情拼命得很哦!”在五星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看来,新任支书的不怕苦、不怕累令人由衷佩服。

唐健下组走访

12月6日,记者在五星居民委员会的支书办公室碰见唐健时,他正戴着黑框眼镜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不时拿笔在一旁的笔记本上做着记录。但从他办公的场景来看,斯文的唐健似乎很难与“拼命三郎”四个字挂上钩。一个下挂支书,有什么能耐在短时间内征服老村干部?他的“法宝”是什么?看到他电脑上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民情图时,答案才慢慢揭晓。

唐健在认真工作

原来,刚到五星居民委员会时,唐健了解到居委会有户,其中贫困户有户。脱贫攻坚迫在眉睫,如何快速识别、分析贫困户并帮他们找准致富路?唐健一度辗转反侧。好在,他任织金县茶店乡扶贫站负责人时的工作经验发挥了作用。唐健结合手绘民情地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工作的矢量图班,自制了五星居民委员会贫困户位置分布图。“在白天的走访过程中,我把贫困户的位置信息进行标注,晚上回来后利用卫星地图截屏,再用拼图软件把一张张分散的贫困户图片拼接起来,做成立体图片。这样的话,哪家住哪里,改户周围是什么环境就一目了然了,制定帮扶措施事半功倍。”唐健说,“为了尽快绘制民情地图,我熬更守夜整了一个星期,终于用24张小图拼成1张大图,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就在脑海里有了模型。”工作有蓝本,扶贫更着力。唐健在走访茶林组时发现,贫困户陈林祥家虽然达到脱贫标准,但室内地面尚未硬化,淹了水就是一脚泥,他家住了几十年的板壁房也出现了“跑风”的现象,必须及时进行修缮。回到办公室后,唐健便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商量,决定对陈祥林家的脱贫形象进行巩固提升。

唐健认真记录村民情况

随后,唐健和大家一起花了一天的时间,为陈林祥的板壁房进行了修缮,堵住了房屋侧面的窟窿。同时协调项目资金,帮助陈林祥硬化了室内土地,让其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记者走访时,陈林祥的妻子张珍芬一个劲地夸赞唐健:“他真是个好干部,不仅帮我家修好了房子,我家买牛儿他还利用国家政策给我申请补助,今年买的母牛也下崽了,有了收入心里踏实了不少。”在五星居民委员会,唐健帮扶过的痕迹随处可见。他合理利用“十大员”就业扶贫机制,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问题,走村串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加大力度整顿村庄环境……五星居民委员会,逐渐成了镇里生态美、百姓富的样板。“唐支书,我家去年的土地流转费没得,我想问问怎么回事?”接到外出务工返乡的徐成燕反映的问题,唐健立刻行动了起来。唐健详细了解情况得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居委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了村民土地,但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户没有及时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导致不能及时拿到流转费。面对历史问题,唐健又拿出了他的“秘籍”。唐健利用卫星地图绘就了整个居委会的产业地图,对照着农户名单和资金兑付表,在地图上逐一对土地进行标注。经过几天奋战,唐健终于在大棚涉及的余户农户的多块土地里,找到了遗漏的42户,并积极与经营大棚的公司对接,兑付了2万余元流转资金,让群众吃了“定心丸”。

唐健与群众交流

采访途中,唐健的电话不时响起,大多是群众打电话向他咨询问题。每次他都很耐心地向群众进行解答,对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他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做了登记。在唐健的办公桌上,有序地摆放着写有“急切、紧急、一般”三种代表着事情轻重缓急的文件夹。不难看出,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唐健始终用心、用情。在碧波荡漾的武佐河畔,脱贫攻坚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唐健或许并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但就是这样一个个普通干部的付出,在带领群众脱贫路上充当了“定盘星”的作用,汇聚成一股不平凡的脱贫力量,让六冲河沿岸的脱贫攻坚如火如荼,连战连捷。

推荐

阅读

重访乌江

六冲河流到织金金龙时,已汇聚成了一条大河

重走乌江丨跟随六冲河一路长途跋涉,记者来到了支嘎阿鲁湖

重访乌江

果木葱郁乡村美

重访乌江

告别牛场,记者来到了经济发展位于大方前列的马场

重访乌江

大方县有所“牛中”。一所偏远乡镇的中学,人气为何这么旺?

重访乌江丨毕节哪里的苗族“跳花节”最有特色?

重访乌江

六冲河流经纳雍玉龙坝时叫武佐河,这里种植了黄蜀葵

重访乌江

宣慰府不是在大方吗?纳雍怎么也有“宣慰府遗址”?

重访乌江

六冲河流到纳雍沙包镇时叫木空河,木空河两岸的布朗李早已名声在外

重访乌江

六冲河与九洞天的完美邂逅

重走乌江丨“野鸡”飞过瓜仲河景色宜人瓜果香

重访乌江

总溪河畔玛瑙红

重访乌江

一口井涌出一片情

重访乌江

纳雍77岁入党的朱光银,成了当地最老的年轻党员

重走乌江丨26年前,省文化厅授予七星关区田坝镇,“花灯之乡”称号

重走乌江丨别了,桃花古渡

重访乌江

六冲河流到平山唤作七星河,七星河上的五座桥见证着历史变迁

重走乌江丨走进赫章县野马川镇庭院小课堂

重访乌江

野马川段的六冲河,骨子里就是一匹放荡不羁的野马

重访乌江

赫章,乌江北源第一城

重访乌江

一块核桃糖的时代变迁

重访乌江

六冲河上第一口“大水缸”

重访乌江丨明天,广州市民就能吃到罗州新鲜的“灵湖辣椒”了

重访乌江丨罗州,好一个“世外桃源”!

重访乌江

这样的“一根筋”也很精彩

重访乌江

从博士到农夫

重访乌江

奋斗,是青春该有的底色!

重访乌江

双坪的“南药北菇”

重访乌江

“嘴上三道箍,额印八卦图”探寻可乐猪的另一面

重访乌江丨继往开来,“古夜郎”成了可乐乡最亮的一张名片

辅处,彝语“补吐”的音译,意为“管理者之地”

辅处是六冲河的发源地

14年后的今天,记者重访毕节市境内最大河流乌江北源六冲河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文/高大涛图/视频张华顺实习生/杨倩

监制:许学义编审:黎荣编辑:张河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