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大型红色题材现代舞剧《林青的远方》在毕节上演。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的高潮时期,这部舞剧又一次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重温初心、感悟初心、践行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强化责任担当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
《林青的远方》以中共地下党人、贵州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书记、首任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烈士战斗的青春、悲壮的牺牲为主线,通过舞蹈艺术的表现,呈现了七星关区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画卷。该剧早在年7月13日就在毕节大剧院完成首演,并在毕节市乌蒙文化节·第五届文化艺术系列(精品剧目)大赛中荣获金奖。
舞台效果形象逼真,演员演绎生动鲜活。全剧分“序”“求索”“星火”“光芒”“远方”五幕上演,演员技艺配上舞台效果让观众的心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跌宕起伏,更让观众对林青和他的战友们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英勇、担当,以及必胜信念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品质肃然起敬。
“为林青做这么一个作品,是贵州、毕节、七星关几代人的梦想。在长征胜利81周年之际,《林青的远方》能够隆重上演,是我们对先烈的告慰,同时也翻开了七星关红色文化系列作品打造的第一页。”完成首演,编剧汤宇华说,今后将把七星关区的红色文化富矿挖掘好,向人们呈现更多更好的红色文化作品。
透过舞剧,看到七星关区的红色文化。年1月,在毕节城区文庙内,中共贵州省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毕节支部诞生。建立该支部的正是林青和与他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林青在毕节的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而有成效。他将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宣传革命的群众团体——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以文艺的方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此后,毕节党支部又吸收黔军队伍中的进步军官范敬章入党,将其带领的队伍发展成毕节地下党领导下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毕节党支部制定了发动武装斗争,创造条件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在白色恐怖之中,在革命极度艰难的低潮时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革命宣传活动的行动纲领。
年1月,中央红军到达遵义。林青赶往遵义,见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李维汉,向他汇报了毕节党支部成立以来在贵州的活动情况。那时,贵州已经发展地下党员40多名。李维汉代表党中央充分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任命林青为省工委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开启了党领导贵州革命斗争的新纪元。
中共贵州省工委是中国革命处于低谷时期,党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地方组织。省工委成立后,为配合红军转战云贵川三省边区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在斗争实践中,林青采取积极慎重、个别吸收的方针,不断发展党员。年4月,为适应如火如荼的革命需要,林青领导贵州省工委广泛地以各种组织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在黔西、毕节、织金、赤水、习水、思南、安顺、遵义、贵阳等十余县市建立了地下党县工委、支部或党小组。贵州省工委健全了组织,初步形成了党在全省的工作体系。
年7月19日,林青和十几名地下党员在贵阳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的林青本来有机会越狱,但他在生与死的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革命同志。
年9月11日,遍体鳞伤的林青被戴着脚镣手铐,押上刑场。林青昂首挺胸,沿途时而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口号声轰动贵阳山城,响彻黔中大地。最后,面对敌人的枪口,林青大义凛然。年仅24岁的林青,在贵阳英勇就义。
黑暗的旧中国,偏远闭塞、地瘠人贫的黔西北,反动势力压迫下的穷人困苦不堪。毕节少年林青身负家仇国恨走向远方,接受革命思想熏陶,投身爱国救亡运动,在坎坷、磨难与牺牲中贡献出生命的价值。他将革命火种带入七星关区,继而在乌蒙大地燃起红色革命的熊熊烈火。
年2月5日,中央红军在今七星关区林口镇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鸡鸣三省会议”;年2月,贺龙、肖克等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转战乌蒙山区,在黔西北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和各级红色革命政权,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据统计,红军转战黔西北期间,毕节有优秀儿女参加红军;红二、红六军团撤离后,留在根据地的游击部队继续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林青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年,林青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的一生体现的是对党忠诚、不畏牺牲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七星关区史志办主任周遵鹏说,七星关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它所承载的毕节革命老区革命精神,和长征精神、苏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永不过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永远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牟慧松
编辑廖婉君
编审刘佳兴
终审黎秀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