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十四五”开局,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正扑面而来。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小康基本实现、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的历史时期,贵州如何围绕“四新”抓“四化”,着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

记录贵州小康生活,见证贵州“四新”征程。多彩贵州网陆续推出“小康你好——多彩贵州走新路”大型调研采访报道。

文/本网记者张扬洪英杰程曦图/本网记者杨昌鼎袁榜

走在大寨村,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系着围裙,围裙上左右两个口袋,一个装着皂角米,一个装着剥好的皂角精。

“这是我们本地妇女的标配。目前,剥皂角米还是一项精细活,没有机器可代替,只能人工手剥。”织金县猫场镇镇长陈运兴告诉记者,无论是前往市镇赶集,还是田间劳作休憩,抑或是到邻家串门,他们剥皂角精的手都没停过。

皂角精加工交易,是织金县猫场镇的支柱产业。据介绍,全国市场销售95%的皂角精均来自猫场镇。

织金皂角产业,可以溯源至上世纪80年代末,其皂角树的种植业也颇有历史。

农闲时,在猫场镇往往能看到一家人围坐着剥皂角

在织金县城的东山寺门口,生长着两棵树龄达余年的古皂角树。据统计,织金县皂角树龄在50至年的有余株,至年的有30余株,至年的有10余株,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

“年,织金县制定了‘’种植业发展规划,其中,5就是种植皂角50万亩。”织金县政协副主席、猫场镇党委书记李劲松说,用了3年时间,织金县种下皂角树52.07万亩。织金,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皂角种植基地。

“这是我们大寨村因皂角致富的代表之一杜浪,如今已经入驻我们大寨产业园了。”陈运兴指着他身旁的年轻人介绍说。

“去年1月份注册了公司,到年底的时候产值就达到了万。”31岁贵州绿芝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浪介绍起自己与皂角结缘的过程,“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年回来的时候,我当时每个月的工资都有元。父亲让我回来弄皂角,说这个赚头大。第二天,我向老板辞了职。”

工人正将煮好的皂角籽捞出锅

杜浪的家就公路旁,交通很方便。远远地就看到他家两层的楼房,大门右边搭的棚子里,一名工人正在忙碌。

杜浪指着正冒着热气的锅炉说,要将干的皂角籽煮透了,才能剥出皂角精。

一到杜浪家门口,就看到五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桌上摆着一个簸箕,满是皂角籽。几个人有说有笑,手却一直没有停下。

“每斤晒干的皂角籽煮出来有26斤,每天煮的斤干籽,当天就可以分发完。他们剥完之后以每斤13元的价格卖给我,我再通过产业园卖向市场。”杜浪介绍说。

工人正产业园皂角精加工车间工作

离杜浪家约一公里处,是全国工商联援建的织金县猫场镇大寨产业园皂角精加工车间项目。

张学芹在皂角加工厂做工已经快三年了,因为操作熟练,她一天最多能拣选出斤的皂角精。“一般到了九月份收庄稼的季节我们会比较忙,所以趁现在农闲就来工厂做做事,一天可以赚元,一个月收入到0元。”张学芹说。

皂角精已研发出多元化产品

“在这里,我们将投入研发皂角精、皂角刺系列药用产品,皂角粉、皂角口服液等保健用品,以及皂角洗涤用品等多元化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皂角产业附加值。”李劲松说,每年全镇皂角米加工企业付出的人工费在0万元左右,带动全镇户0余名群众增收。

除了本地生产的皂角外,猫场镇还要每年在外采购皂角籽余吨,加工成品0余吨,每年销售总额达3亿元,利润超万元。

百姓富,生态美。一粒皂角米,撬动了一方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

一审:朱若岚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