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艳,是织金县茶店乡龙井村的村民。年,我们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来一名驻村书记,他叫吕荣。在他的带动下,我们村成立了桑蚕种养殖地基。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着手发展桑蚕产业。我们以土地入股,由支部和合作社统一组织种养、企业负责购买桑树、蚕卵和销售,产生收益后按股分红,我们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挣取务工费,给我和众乡亲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子。
李艳家的新房
在这之前,我和父老乡亲一样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着每一块土地。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资源缺乏。我们一家5口人一年的收入仅能达到温饱。
李艳正在看蚕宝宝生长情况
在基地务工的我慢慢的学会了养蚕技术,有了想自己养蚕的念想,就把想自己发展养蚕的想法告诉吕书记。在吕书记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和我的丈夫大胆的迈开了养蚕的第一步,开始在自己家里养蚕。在合作社领导的关心及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我养殖的第一批一万余只蚕茧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已成功销售,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给我很大的信心。下一步我打算将自己的10余亩土地全部种植桑树,在自家房屋后面新建养殖房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我还打算发动家里人和我一起种桑养蚕,带着他们一起干,大家一起开启增收“新丝路”。
回想起之前我们一年四季种着包谷,大豆的日子,家里三个孩子读书,生活费都成问题。现在可好了,孩子们享受了教育资助,我们有了增收门路。经常还有村民上门:“李艳,你教教我怎么在家养蚕。”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学文凭的我有一天会成为村里的技术“指导师”,这一切都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自己稳稳地抓住了机会,现在我家稳定脱了贫,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泽尔
编辑刘思博
编审杨仪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