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巍巍乌蒙山麓,滚滚乌江之畔,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地头到林下山野,黄色的稻田、红色的高粱地、绿色的菜园和经果林……产业的累累硕果和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民生幸福的壮美画卷。
霞光皓月照山河,一路奋进奏凯歌。今年以来,毕节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一手抓粮食安全生产,一手抓“菜篮子”和“果盘子”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步履铿锵,千村万户焕然一新。
筑牢生态屏障林下经济方兴未艾
时光飞逝花落去,又见硕果挂林间。
七星关区碧海街道西冲社区,近亩坡耕地上,成熟的刺梨挂满枝头。采下一筐满满的刺梨,准备运往合作社销售,村民马金友喜不自胜:“我家的刺梨今年可以采收5吨左右,收入有2万元左右。”
“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希望。”摘下一个刺梨,尝了一口,西冲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长钰一脸自豪,“早在年我们社区就已种下刺梨余亩,但由于以前是自产自销,有些群众几年下来销路不好,便挖掉刺梨种其他作物。年,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群众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并保底收购,大家看到希望后又重拾信心。”
枝头结了硕果,林下再做文章。刺梨园中,一只只“跑山鸡”追逐觅食,不时发出“咯咯”的叫声。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去年下旬以来,该社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鸡只。“像这种原生态土鸡,炖汤、炒制都很鲜嫩,我们才卖15块钱一斤。”吴长钰说,山坡种植刺梨,林下发展养殖,念好“生态经”的西冲社区正一步步走向村美民富的康庄大道。
秋日的织金县三甲街道白岩脚村,群山延绵而秀丽,林木葱茏处空气清新。靠近省道的一片林子里,一个个白色的竹荪种植棚整齐排列,不时可见当地群众采摘竹荪的身影。
今年,该村积极响应省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号召,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林下竹荪余亩,带动当地群众50多人就近就业。入秋后,竹荪陆续进入采摘期,预计年产值近千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夏厚远说,经过农技专家的探索,目前林下竹荪产业已解决了平衡光照和遮阴、病虫害防治等难题,种出来的竹荪品质优良,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将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把村里的林下经济发展壮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夏厚远说。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如今的毕节,林下经济正呈风行之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不仅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更是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今年,毕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聚焦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统筹做好规划布局和产业选择、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产品运输集散配送等工作,坚持用高水平规划指导和引领林下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该市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28万亩,实现产值39.87亿元。其中林下种植利用森林面积76.92万亩、产值12.45亿元,林下养殖利用森林面积.65万亩、产值8.17亿元。
建设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9月份以来,金沙县禹谟镇,山坡田园、街头巷尾、农家小院,到处可见群众采收、搬运、销售高粱的忙碌身影。
今年,禹谟镇2.5万亩高粱喜获丰收。自8月底开仓收购高粱以来,只要不下雨,金沙县光明粮油储备公司禹谟镇分公司有机高粱收储点总是门庭若市。据分公司经理杨刚介绍,截至目前,该收储点已经向群众收购高粱余吨。
“我们免费为群众提供去壳、除糠场所和机器,并以4.6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杨刚说,这几天是收购的高峰期,每天收购高粱80吨左右。在他看来,高粱种植不但实现了农业产业和白酒产业联动发展,更推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在禹谟镇高粱收购现场,该镇金坝村村民曾文举笑逐颜开:“今年高粱种植又是一个大丰收,我们真是高兴呀!”曾文举家今年种了15亩高粱,产量多斤,收入达4万元。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禹谟镇的高粱产业年年改善群众的生活。在该镇青木村,年以来全村村民普遍种植了有机高粱,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大部分村民购买了摩托车和小轿车。
年,金沙县人民政府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金沙成为茅台酒有机原料基地,有机高粱订单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金沙县委、县政府将有机高粱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成立高粱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推动高粱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今年,该县红缨子高粱种植面积已近20万亩,按平均亩产量公斤计算,产值超过5亿元,带动种植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高粱采收接近尾声,水稻进入收获期。金沙县西洛街道开化社区,一片片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田间收割机、打谷机来回穿梭。扛起一麻袋稻谷走向停在路旁的三轮车,社区居民陈仲福一脸笑容:“今年我家的水稻预计可收获多斤,机械化收割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
据悉,金沙县今年共种植水稻80余亩,粮食生产进一步巩固。该县五龙街道生产的“龙坝大米”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水稻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金沙只是毕节市粮食丰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毕节按照“稳面积、稳产量”的总体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8万亩,完成省里下达任务万亩的.8%,粮食生产面积保持总体稳定。
有效利用土地田间地头瓜果飘香
小小八月瓜,做成大产业。
当下,织金县三甲街道五星村村民陈祖发的八月瓜基地迎来丰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4亩土地种植八月瓜,每亩产量公斤以上,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看着满枝硕果,陈祖发高兴地说。
陈祖发介绍,八月瓜味道甜、果汁多、口感好,还具有绿色保健、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到秋天收获季节,通过游客采摘、近郊市场销售和电商外销,八月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地处偏远的五星村充分依托其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八月瓜种植,把昔日零散破碎的山坡荒地变成了如今的“瓜果园”。今年,该村15亩八月瓜产值30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
入秋后,威宁自治县小海镇的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陆续进入采收期,高山冷凉蔬菜远销省内外。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小海镇今年科学化、标准化种植蔬菜亩,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不断惠及群众。“我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常年在蔬菜基地务工,工资80元一天,既能赚钱又能顾家。”说起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村民管洪兰一脸笑意。
随着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小海镇蔬菜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了“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格局。
据了解,年威宁蔬菜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其中以县城周围9个乡镇为核心打造7万亩高标准基地。除“三白”蔬菜外还有西兰花、辣椒、香葱等40余个品种,年产量在万吨左右,年产值40亿元左右。
8月以来,纳雍县猪场乡硐口村大棚产业基地的辣椒陆续上市,红彤彤的辣椒映红了大棚,也映红了务工群众幸福的笑脸。“3毛钱采一斤辣椒,我每天可以采摘辣椒斤左右,一天能赚90元。”村民杨燕高兴地说。
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纳雍今年实施“订单辣椒”规模化种植,在29个乡镇(街道)发展辣椒产业共计10万余亩,产值约3.2亿元。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田间地头出“黄金”。
今年以来,毕节市依托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持续巩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蔬菜万亩(含辣椒)、食用菌12亿棒、中药材万亩。同时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产地初加工,力争到年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汪瑞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