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箐苗族为纳雍苗族四个苗族支系之一,分别居住在纳雍县百兴、张家湾、水东、曙光四个乡镇平均海拔米以上箐林里,张家湾镇老翁村是箐苗族人口最多的村寨。

纳雍箐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非常恶劣,以高山箐林为主要居住地,而且人数极为稀少,自称是“丢失在深山老箐里的民族”。平时,自耕、自种、自编、自织,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生活,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清康熙三年(年),吴三桂剿水西,水西宣慰使安坤(彝族首领)率领水西领土上的各民族奋起反抗,苗族是其中一员,水西战役失败后苗族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散,他们躲到六枝、织金、纳雍三地交界处海拔米以上的箐林中,以狩猎为生,才得以保存下来。

这支生活在黑羊大箐里的苗族成为苗族的另一个支系——箐苗。纳雍箐苗族从装扮上来讲,头饰特点最具突出。头饰呈牛角状,用黑色发丝揉成的长3米,重2公斤盘成“V”状高髻。

据《淮南子·齐俗训》记载:“三苗髽首”。而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髽首”被许多学者专家界定其遗痕为居住在纳雍等地苗族的头饰。

由于这个支系苗族的头饰都是用很大的木梳与黑毛线和头发、马鬃等参合搓成一根根细线于头顶挽起高髻,露出两角,有仿牛角或月亮的痕迹,因此把这种头饰作为“三苗髽首”的证据来论证纳雍苗族与古代“三苗”的关系。

《山海经·大南荒经》记载:“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触人,人不能向”成为苗族与三苗、蚩尤之间关系的物化证据。

从许多反映各族头饰的资料来看,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只有苗族有牛角饰,而牛角发饰最接近汉文献记载蚩尤、三苗的头饰又以这部分苗族为典型,这从一个侧面支持了纳雍苗族与三苗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

另外还有一条重要文献《书·舜典》记载:“窜三苗于三危”。头饰为“髽首”的三苗集团,和尧、舜、禹进行了数代人的战争。而从民间苗族口碑古歌中,也说明了自己是蚩尤的后代。《黔记·卷三》记载:箐苗居山箐,在平远州属。种山粮为食,男女衣服均自织。

从清朝乾隆(《黔南职略》著于乾隆十五年后)到清道光年(《黔南方纪略》,著于道光年约-年)的一百多年间,居住在今纳雍(纳雍古属大定、平远、水城地)的苗族称为“花苗、青苗、箐苗、白苗”等。

由此可知,仅以服饰而言,清乾隆时期就有四个支系的苗族定居在纳雍。其具体的居住地,也能从文献中找到。而从箐苗族的古歌词里和纳雍百兴出土的苗族文物可以明确的断定,箐苗族明代就在纳雍这块土地上定居了。

箐苗族服饰以女装为主,主要分刺绣、蜡染两种。成衣形式为全刺绣和刺绣、蜡染相间两种,其中全刺绣手工精巧,技艺高深,手法多样,花样精美、大方,古朴而艳丽。

箐苗族服饰特点:上身前襟到腰,后披到小腿类似燕尾服的对襟上衣,下穿镶有花条的百褶裙,腿裹擀毡羊毛护腿,脚穿翘头桃花鞋,头戴特制呈“V”状木梳,盘上以祖辈老人等的头发揉成的长3米,重2公斤的黑色高髻发式,显得雍容华贵,西方学者称为有“殿下气质”的民族。

箐苗族全刺绣服饰,以黑色面料为底,主要配以红、粉红、蓝、白等丝线刺绣,色调和谐柔美。刺绣手法多样,有数纱绣、剪纸绣、编织绣、蜡染绣、拼贴绣、卷纱绣、滚绣、盘绣等。

技艺有明挑(即正面挑、反面看)、暗挑(即反面挑,正面看)等。图案造型质朴、美观,富有寓意,花纹图案繁简相宜、疏密有致。一套苗族盛装,集纺、织、染、绘、挑、绣、缝之大成。

一件苗族刺绣服饰便是一部诗史,有“穿在身上的诗史”的美誉。而完成一件衣服要3——5年的时间,工序复杂。

苗族是个无字民族,而苗族的服装则是记载自己历史的活史书。同时,苗族又是个经常迁徙的民族,动荡不安的生活容易丢失自己的历史,因此用他们用针当笔、用彩线为墨,把几千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绣在衣裙上,组成一部化石般的史诗。

纳雍箐苗族服饰成衣全由自己种植的苎麻,经种、砍、搓、打、揉、洗、纺、织、染等多种渠道最后织成布,再在布上挑花刺绣。由几十片锈片缝合成衣服而成。其中无不搀杂了苗族妇女心灵手巧的技艺和寄托自己对祖先、以及祖先居住地的怀念。

箐苗服饰技艺精良,纹饰精美,花纹图案内容涵盖苗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信息,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名录。

本文原标题:纳雍箐苗

丢失在深山老箐里的民族

本文由纳雍民俗学家祝菲授权,未经许可,严禁复制粘贴,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