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九道水森林公园(来源:《多彩贵州·美美与共》画册)

山,赋予贵州无限可能。   92.5%的国土总面积为山地丘陵,仙境云海,氤氲灵气,让多彩贵州旖旎万千。   林,馈赠贵州生态财富。   59.95%的森林覆盖率,置身黔地满目绿浪,广阔的森林资源和林下空间孕育着巨大的绿色财富。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贵州牢记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林下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年以来,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万亩,总产值超亿元;参与经营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1.4万余个,林下经济项目覆盖贫困人口48.9万人,带动人均增收近千元。

锦屏县林下石斛(锦屏县委宣传部供图)

绿色转型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   山多地少,是贵州的基本省情。全省森林面积达1.58亿亩,为耕地面积的两倍以上,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万亩。   借林生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年以来,全省着力实施“建立林下经济项目库、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科技服务”五大行动,各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林下产业发展新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剑河林下木耳(剑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黔东南州,是我省重点林区,农民人均林地10亩。过去,清水江畔的林业大县靠着木材谋发展,但“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始终不可持续,木材经济不断受到制约的黔东南州,发展愈发艰难。   如何做到不砍树也能致富?黔东南州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围绕生态优势长板抓发展,大力实施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百千万工程”,合理布局、新建、打造、提升一批林下种植、养殖示范基地。截至年,黔东南州建成示范基地83个。

剑河县林下黑木耳基地。陈丹摄

从空中俯瞰剑河县,在茂密的树林里大片大片的“白花”夺目绽放。在这个森林覆盖率到达72.44%的县域里,郁郁葱葱的树林成为食用菌生长的“天然王国”。   剑河县将林下食用菌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导产业,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2亿棒,年产值10亿元,直接带动户1.8万人脱贫增收。   而丹寨县,则把发展目光聚焦在林下中药材上,引进的昌昊金煌中药公司带动户4.6万人发展中药材种植3.7万亩,实现户均年增收元以上。   在山上铺锦绣,在林下做文章。告别“种种砍砍”的黔东南州,成为全省林业发展转型的排头兵,单一的“木头经济”升级为多元的“生态经济”,走出了生态与发展双赢的道路。   聚焦特色选准产业做大做强   贵山贵水产珍宝,竹荪便是其中之一。从“真菌皇后”,到国宴佳品,织金竹荪凭借过硬的品质优势名扬国内外。   聚焦特色产业,织金县紧紧抓住竹荪这一特色资源,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市场引导、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思路,把竹荪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来发展。

林下竹荪

目前,织金县完成食用菌种植2.2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竹荪亩;实现产量吨,产值万元;预计今年完成产量5.25万吨,产值13.8亿元,带动贫困户户1.01万人实现增收。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在贵州广大的林区中,野生中药草资源丰富,林下纯净的环境,又赋予贵州中药材最为道地的品质。   在榕江繁茂的乔木林下,野生草珊瑚随处可见。经过药效检测,榕江草珊瑚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等主要药效成分含量高,草珊瑚品质高于《中国药典》。   为此,榕江县把草珊瑚作为全县林下中药材产业主导品种,截止今年4月,已完成种植3.36万亩。到年,榕江草珊瑚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成为中国草珊瑚制药原料种植第一大县。

丹寨县兴仁镇烧茶万亩林下经济基地上农户正在除草

围绕产业链条抓发展,榕江县与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对草珊瑚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和品牌创建服务,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选准产业,做大规模。年,全省计划将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发展到0万亩以上。   以大市场稳定大规模,才能确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天柱县,以本地市场、帮扶市场、省外市场、线上市场“四个市场”为抓手,全面推动林下土鸡产销对接优化升级,土鸡年出栏量由年的76余万羽迅速发展到年的万羽,销售收入2.4亿元,“凤99”林下生态油茶鸡品牌,迅速抢占国内肉禽市场。   强规模、拓市场、提品质、增效益。下一步,全省林下经济还将在“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上持续发力,实现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亿元以上,带动15万贫困人口增收。   决胜脱贫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半夏半夏,过了半个夏天就能生长成熟。眼看收获半夏的日子渐近,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村民王琴往自家承包的余亩林下套种半夏基地巡查的次数更多了。

赫章林下套种半夏

“全国半夏赫章占三分”。地处黔西北高原的赫章县,是全国最大的半夏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县扶贫产业主力。   半夏中药材当中少有的短平快的产品。为了克服半夏连作种植会造成病虫害频发和大幅度减产难题,赫章县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半夏的新模式。省林业局大力支持,投入万元林下经济项目资金,助推赫章在核桃、桃、李等林下套种半夏亩,长短结合,叠加经济效益。

紫云县林下养菌。程洪凯摄

紫云县则通过龙头企业、国有林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入股合作、利益保底、盈余返还、佣工付酬”的利益联接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场村联动”组织模式,全力打造林下食用菌产业,带动户贫困户以量化资金方式入股累计获得分红万元,累计向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万元,覆盖联结贫困户1.2万户5万余人,户均增收余元。     乘势而上,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年,全省林业系统聚焦“9+3”县区,打造林下种养示范项目。全省计划发展省级共扶持林下种养项目68个,合计补助资金1.6亿元,推进各项优惠政策落实,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预计助推6.05万贫困人口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采丽方春英

编辑胡锐

编审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