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毕节人的你

各县区的名字来源

你知道吗

毕节市

毕节之名源于彝语部族名(Biji)的音译,汉字记音为“庳君”“比跻”“毕节”等。元初,平迟安德长官司于倒天河畔修建毕节驿;明洪武十七年,置毕节卫,修毕节卫城;清康熙二十六年,撤毕节卫建毕节县;民国沿用毕节县;年,新中国成立后,设毕节专员公署(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年,撤毕节县设县级毕节市,年,撤毕节地区设地级毕节市。

七星关区

七星关之名源于杨家湾镇的古七星关。七星关区,原名毕节县、县级毕节市。年撤县级毕节市置县级区,因毕节县境内有个七星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设坛祭北斗七星而得名,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就以七星关为区名,沿用至今。

大方县

大方之名源于鬼方。鬼方,是商周时期地处西南的一个方国。其先民信奉祖先灵魂不灭,凡举大事都要祭祀先祖,祈祷先祖灵魂保佑心想事成,外人视为尚鬼。自武丁伐鬼方后,尚鬼习俗受到长期排斥打压。西南人也渐认为鬼非好词,便以“大”代“鬼”,人称鬼方,我称大方。明崇祯八年,朝廷命方国安修建大方城。清设大定府,治于大方城。民国三年,废大定府设大定县。年,改名为大方县,沿用至今。

也有另一种说法,“大方”二字是彝语“鹰岩”的音译。

黔西县

黔西之名源于黔西府。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以水西安氏的则窝则溪、以著则溪、雄所则溪地置一府。因其地为黔之藩篱,位于贵阳以西处,故取名黔西府,隶属贵州布政司。康熙二十二年,降黔西府为黔西州,隶属大定府。民国三年,废黔西州立黔西县。年,黔西解放后成立黔西县人民政府,黔西县名沿用至今。

威宁自治县

威宁自治县名源于清威宁府。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改乌撒为威宁府,取威镇安宁之意,后降威宁府为威宁州。民国废威宁州,设威宁县。年,威宁县和平解放,成立威宁县人民政府。年,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名沿用至今。

赫章县

赫章县名源于彝语地名“heizu”的音译,意为山谷中水草湿地,汉字记音为“吼珠”“黑章”“黑张”等。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的部将胡海洋、陈桓在此筑土城,取名为黑章。洪武十六年设黑章递运所。洪武二十四年设黑章铺。清康熙二十六年,设黑章泛。雍正四年,改“黑章”为“赫章”。年威宁县得胜坡分县迁至黑章,承办援川滇军过境事务。年更名为赫章分县。年置赫章县。后来,成立赫章县人民政府,赫章县名沿用至今。

金沙县

金沙之名源于县内金宝屯、沙溪坝两地名。民国三十年,从黔西、遵义、大定各划部分地方置县。以县治所在地打鼓新场的金宝屯、沙溪坝二地名合为金沙县名,寓古语“政治修明,黄金与沙土同价”“披沙沥金”“玉水金沙”之意。后来,成立金沙县人民政府。金沙县名沿用至今。

纳雍县

纳雍之名源于县境内的纳雍河。民国三十年,贵州省政府从大定县、水城县、织金县、郎岱县划出37个联保置县。因县城南有纳雍河,即以纳雍为县名,取古语“纳民雍熙”之意,“纳民,接纳庶民也;雍熙,和乐升平也”,县城大兔场改名雍熙镇。后来,成立纳雍县人民政府,纳雍县名沿用至今。

织金县

织金之名源于古彝语部族名“zhiqi”的音译。古书上汉字记音为“自杞”“直溪”“直金”“只鸡”等。“自杞”是南宋时一个“乌蛮”首领之名,他在滇东、黔西地区建立了自杞国。公元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进攻乌蛮三十七部。年,自杞退居“zhiqi”老家。年,自杞国归顺元朝,始称为“织金”。清置平远府,后降为平远州。民国废平远州改设织金县。后来,成立织金县人民政府,织金县名沿用至今。

百里杜鹃管理区

百里杜鹃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以绵延百里的天然杜鹃花海而得名。

年,组建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金海湖新区

金海湖原名“瓦厂塘”,后因湖水清澈明净,阳光照射下,透水如金,故更名为“金海湖”。

毕节金海湖新区于年正式成立,由原毕节双山新区和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整合组建而成,是毕节市委、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机构,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阅读推荐

毕节发布年美图日历,值得人手一份来源:《大定府志》《黔南职方纪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