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雅君)7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生态文明看贵州”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市举行,来自贵州省内外20余家媒体的30余名编辑记者,将为期5天实地走访贵州省内多处生态基地、参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深入了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新变化。
启动仪式当天,媒体记者们首站前往毕节市织金县凤凰生态公园。凤凰生态公园内,树木植被覆盖错落,湖面宽阔清澈,时有水鸟飞舞其间。据了解,公园位于织金县城南侧织金河上游,是织金县水环境综合治理(景观)工程一期的子项目,年8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家住织金河上游的城关镇桂花村村民冯广财,见证了公园建成前后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环境变美了,也给我们百姓带来了好日子”。
雨水不涝了,河水变清了
“建起这个凤凰生态公园之前,这块地方是荒地、旱地,地上长满了杂草,”冯广财告诉记者,不仅如此,“织金河上游的煤矿厂把污水往河里排,河水变成了黄色的煤水,就这么一直往下流。每到暴雨季节,山洪还会填埋庄稼、冲毁河堤。”
为了对织金河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年7月,织金县凤凰生态公园动工建设。公园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对流域水源进行综合涵养,同时兼顾了防洪和改善水质的功能。
公园内已建起的生态景观湖凤仪湖即为一例。贵州织金水韵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参与了生态公园项目的建设,据其介绍,凤仪湖是一个蓄水湖,湖水引自一条水质清澈的河流支流,“这里干净的湖水会补充汇入织金河,雨季丰水期,这个湖又可以蓄住水”。
此外,公园在地面铺设透水砖、以鹅卵石加草种形式铺设排水沟,雨水可以直接流入地下,进一步改善园区土壤环境,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生态环境条件。
在建设蓄水湖以及调节土壤涵养水源的同时,织金河上游进行了水质治理。“我们用主干管把上游居民的生活污水从源头分流,煤矿厂的污水也要提前处理,不再直接往河道中排。”织金水韵生态管理有限公司运维管理部主任江志红介绍说,“我们还在织金河上游做了19道叠水坝,让水流变缓,沉淀水里杂质,同时引入了十多种可以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候鸟有了栖息地,村民有了乐业所
在凤凰生态公园入口西侧,距离凤仪湖不远,有一处“候鸟保护区”。草木葱茏、错落有致的湿地里,几只野鸭子在其间追逐嬉戏。
“之所以建设了这处候鸟栖息地,是因为这个位置恰好在候鸟迁徙的通道上,”织金县住建局副局长、候鸟保护区统筹规划负责人罗来智告诉记者,“一年四季都有候鸟过来,多的时候有多只候鸟停靠在这里,这处保护区让候鸟有了中转休息的场所。”
据了解,候鸟保护区巧妙结合利用了场地原有的水体条件,将原来就有的水塘和天然泉眼设计成适合候鸟栖息的湿地,种植乔木、水生植物等鸟嗜植物。建成之后,保护区投放了2批共4万多只鱼苗,使这处候鸟栖息地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
正如保护区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凤凰生态公园的建设也让居住在织金河上游的村民们结束了奔波,找到了安居乐业的新方式。
“生态公园建起来之前,我们离开家四处去打工,生态公园建起来之后,我开了农家乐,来公园的游客逛累了,就到我的农家乐歇脚吃饭,一天能来十多桌。”村民冯广财说,“我们村的很多村民都从外面回来了,自己开了农家乐。生意不忙的时候,我和家里人也喜欢来生态公园逛逛。”
新京报记者冯雅君
编辑马瑾倩校对刘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