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还在家,我们先回去做饭,下午再过来上工。”
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阿弓镇狗场村的食用菌产业基地时,正好是午饭时间。陈菊和她的朋友们,开心地走在下班路上。
从菌棚下班的当地村民
阿弓镇气候潮湿,特别适合各种菌、菇的生长,因此,当地政府引进贵州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当地农民或在基地务工、或在家种植。
等待采摘的菌菇
“如果在基地务工,帮着采摘香菇,一天能有元。如果是自己承包一个大棚,当‘棚长’管理菌棒、香菇,半年至少能挣元。”阿弓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宣传委员邓书武介绍,位于狗场村的基地,有生产菌棒的生产车间,有种植香菇的大棚,还有冷冻车间。目前,其他两个村也在陆续修建种植大棚,在山间开展林下大球盖菇的种植。
刚刚摘下,即将送入冷库的菌菇
“以前就在家种点土豆、苞谷,一亩地一年挣六七百元,现在在基地打工,几天就挣回来了。”陈菊对种植基地的工作很满意,因为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上班的时间也不长,和朋友一起,很快就能把活干了,把钱挣了。
菌棒
贵州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要赶着把刚摘下的香菇送进冷库,只能一边装车,一边抽空回答记者的提问。
“这里的气候特别好,差不多能收半年的菇,这两天正是采摘的时候,雇了20多个当地的村民,男工元一天,女工元一天。采摘后,这些菇将销往全国各地,大多销往福建、广东一带。”邓书武介绍,菌菇的种植特别是菌棒的制作,有一定技术门槛,通过引进外面的公司,带来种植技术,村民不但可以在基地务工,而且能自己在家种植收获后再卖给公司。
产业基地
食用菌种植项目今年刚投产,规模还没起来。政府和公司的合同是5年一签,未来随着更多大棚的建设使用,形成规模化生产,阿弓镇会有自己的品牌农产品。和食用菌产业基地不同,阿弓镇坝区的土地,仍然在村民手中。由政府统一规划,根据联系到的订单,进行订单式农业生产。
刚刚种下的油菜苗
“以前进入冬季,土地就闲置了,一年只能种2轮。今年我们和织金宫保山椒食品加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订单式农业,按以销定产、以产定销,因地制宜,结合坝区的海拔、土壤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油菜。明年2、3月收获后,农民可以在市场进行比价,如果有比我们找的公司收购价高的,农民可以自行销售;如果比价后还是定点公司的价格高,政府和公司也会保证全部收购。”阿弓镇党委书记刘洪指着坝区刚刚冒芽的油菜苗,热情地邀请记者明年油菜花开时再来看看,那时候的景色会特别漂亮。
明年油菜花开时,坝区会变得很美
“阿弓镇有亩坝区,覆盖4个村,涉及户村民。从前村民习惯了冬天不干活,为了调动他们种地的积极性,把坝区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政府租来机械,帮他们把地翻好,免费给他们发放种子,一家一户地做工作。”
刘洪还介绍,下一步政府将邀请省科技厅的专家、大学教授帮助检测土壤、寻找更好的种子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科学地发展农业。阿弓镇将紧紧牵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不断壮大夯实农业现代化,坚决扛起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旗,让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竞超
编辑鲁媛 徐微微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