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织金县牛场镇有这样一些带富能手,他们以不同的技能带富一方百姓,以实干苦干的精神鼓舞一方群众。

张采书:坚毅铺就致富路

群兴村的张采书,三岁时因脊髓灰质炎感染患上小儿麻痹症,但意志坚强,高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竹荪制种作坊从事竹荪接种。

年,他将积下来的两万块钱流转5亩土地种植竹荪,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失败。第二年,他迫于无奈外出打工,一去就是10年。

但长期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年他回到家乡再创业。他还是选择竹荪行业,不同的是不是种竹荪,而是搞竹荪制种。

绽放的竹荪

他凭借自己掌握的竹荪制种技术,以及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创办了竹荪制种厂,历经两年的发展后,成为镇上最大的竹荪制种厂。

年,他斥资余万元流转余亩土地,再次从事竹荪栽培。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竹荪获得了丰收,他也赚了一笔钱。

张采书正在采集竹荪

家住猓猡村的村民杨兴亮、杨兴开、高国祥同样是残疾人,就业没有地方,致富没有路子,张采书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主动吸纳他们到自己的竹荪种植基地就业,每人每月元工资。除此之外,基地周边一些贫困户,只要愿意到基地做工,他都给予安排,尽量让当地群众都有事情干,都有一份收入。

他向笔者透露:“基地里的工人多的时候有80多人,少的时候有20多人,今年以来支付工人工资60余万元。”

杨讯:“茶”出致富火花

桂花村油茶基地,翠绿的油茶树被红彤彤的茶果压弯了腰。基地的主人杨讯,只要有空就要去基地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

火红的茶果

杨讯,年考入四川一所学校学习法律,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年转业回乡创业。回乡后,他先后养过肉鸽、狮头鹅、肉牛等,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年被群众推选为桂花村副主任。

年年初,一位江西朋友来桂花村探亲,通过和杨讯交流后,被杨讯一心为群众谋发展的精神所打动,便主动带他去江西学习油茶种植。

学习回来后,杨讯流转土地亩,建立油茶培育基地1个,并动员20余户群众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种植油茶。

杨讯查看茶果长势

年年底,亩油茶产茶果公斤,入股农户按每亩土地元的红利参与分红。土地入股分红的事在村里很快传开,以前不愿意种植油茶的农户也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跟着杨讯干。短短几个月时间,桂花村油茶种植面积又增加了亩。

为了让种植油茶的农户尽快进入角色,杨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拱手相授,自己还垫资8万元买油茶种子给新加入的农户种植。

今年年初,深得群众信任和组织认可的杨讯,被一致推选为桂花村党支部书记。

“目前,天柱县油茶种植有限公司和樟树市亚林油茶科技公司赞助的发展资金已经全部到位,我准备把种植规模扩大1万亩以上,让家乡的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让这片土地开满致富的花朵。”杨讯充满信心地说。

叶松:吹尽狂沙始到金

叶松,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同年在织金第五中学支教,5年到牛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

年,毕节市委出台了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叶松拿到文件后异常高兴,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踏上创业之路。

当年年底,叶松总投资40余万元,在岩寨村小寨组流转亩土地种植精品蔬菜。由于种子商提供的种子是假种子,导致蔬菜种植失败,他10多年的积蓄血本无归。

精品蔬菜种植的失败并没有把叶松打垮,相反经历过挫折的他更加坚强,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向银行贷款,凑足再次创业的资金,开启了二次创业。

叶松创办的养牛场

年,叶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岩寨村党支部书记何再喜、村主任张平合伙,创办了一个肉牛养殖场,养肉牛58头。

同年10月,他与岩寨村签订长期帮扶合作协议,制定帮扶措施和发展计划,鼓励贫困农户通过劳动力或利用“特惠贷”贷款入股,助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叶松领办的合作社累计投资余万元,共养殖肉牛余头,吸纳18户贫困户参与入股,解决了20余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创业“达人”。(王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98.html